今年41岁的黄蓓华,2007年进入村委会工作后,她发现村里很多儿童由隔代抚养,不少外出打工的父母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缺乏沟通,远远达不到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在家照顾孩子的老人或亲友一般只能照顾孩子的衣食,对孩子学习、思想品行、内心需求等方面无暇顾及。基于这些原因,孩子们有的比较内向,有的娇生惯养,有的心理亚健康。
黄蓓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虽能理解孩子的父母,但更担忧这些孩子的处境。为了给予这些孩子多一些关爱、呵护和温暖,她利用空余时间,为全村未成年人建立了档案,详细记录了留守儿童和贫困家庭儿童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父母在家情况、儿童性格、平时表现、喜好特点等。这本绿色档案,成为黄蓓华关爱、教育儿童工作帮手。
惠民村10队里有一个姓苏的小朋友,她学习成绩虽然不错,但性格孤僻、冷淡,不自信。为此,黄蓓华常常带着学习用品和零食等去看望她,主动与她谈心,鼓励她努力学习,树立对生活的信心。经过数次沟通后,孩子脸上的笑容变多了,变得乐观开朗,喜欢和别人沟通了。
为了给孩子营造一个更加稳定、和谐的学习环境,每逢寒暑假,黄蓓华都会利用村里的一切资源,组织孩子们开展各种寓教于乐的假日活动。假期前夕,她都会认真做好假期计划,安排形式多样的活动;假期中,她精心组织活动,让孩子们看书、画画、跳舞、做游戏,促进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也提升了孩子的身体素质。迄今为止,已经累计开展活动达70余次。
黄蓓华就是这样,用无私奉献的母爱,给孩子们带去了欢乐,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她经常说,其实对孩子进行心灵上的引导,远比学习上的辅导更为重要,要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真正需要什么,这才最为重要。
通讯员 龚卫星 施凯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