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黄启昌
日前,上海市崇明县机关作风建设“联席办”主任带领督查组来到工商崇明分局,在认真听取该局近几年的政风行风、机关作风建设情况汇报后,对该局注重“三个点”抓好机关作风建设的做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许。
——强基础,夯实政风行风建设和机关作风建设“支撑点”。一是注重队伍管理“制度化”。针对各项业务工作和内部管理的薄弱环节,崇明工商分局连续出台多项规范和标准,提升队伍的依法行政和规范管理水平。例如,为规范执法办案,强化依法行政,分局积极查找办案流程中的薄弱点、风险点,制定了《行政处罚证据规则》、《案件线索管理规定》等多项规定;为响应上级部门转变工作作风的要求,弘扬勤俭节约精神,制定了分局《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实施意见》,从多方面推进分局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二是注重各类创建“综合化”。崇明工商分局一直把学习型党组织、文明单位、等级工商所等多项创建活动作为改进干部工作作风,提升干部服务能力,增强干部群众观念的重要平台,坚持“以创带建”,利用各类创建活动促进政风行风建设。向化所、城桥所、庙镇所成功创建市级学习型党支部先进单位。分局和城桥、庙镇工商所两次获评市级文明单位。一半的工商所被授予AAA级工商所称号。三是注重目标考核“精细化”。以全面提升履职效能为目标,制定“书面考”、“路考”和“专项考”三大考核板块,建立分局考和所队考的两级考核体系,实现考评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评先评优、绩效奖金的“三挂钩”,确保了行政效能建设扎实推进、取得实效。
——重服务,找准政风行风和机关作风建设“着力点”。崇明工商分局一是着力推进监管工作“社会化”。针对食品安全、无照经营等与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监管难题,该局积极依托全县社会综合管理“大联动”体系,与竖新镇政府共同探索成立了上海船厂周边地区综合服务中心,联合有关部门,共同对划定区域内的无照经营户开展备案登记,实行信息公示和日常监管,督促落实各项安全制度。社会化管理既得到了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经营户的积极配合。实行一年来,试点地区经营秩序大为好转,食品安全风险明显降低。目前,崇明工商分局正积极把社会化管理工作推广到其他重点地区。二是着力推进窗口服务“规范化”。窗口一直是工商部门直接面对办事群众,服务于民的重要平台,也是群众对工商工作满不满意、认不认可的集中体现。近年来,该局一直着力于窗口的规范化、高效化、人性化建设,开展了以创建“党员示范岗”为载体的“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严明“十要十不要”的工作纪律,推出首问服务、上门服务、延时服务等各项“以人为本”的特色窗口服务。开通微博平台和登记业务网上咨询平台,解答办事对象的各类业务咨询150余次。通过分局统一短信平台,向服务对象发布证照领取、年检验照等各项温馨提示。不断完善“一口受理,分送相关,同步审批,限时办结”的并联审批工作流程,累计完成企业设立并联审批申请14667件,平均审批时间5.5个工作日。三是着力助企解困“实效化”。建立了“上门报告、进门走访、开门纳谏”工作机制,加强与党委政府、广大企业的双向互动,促进了工作。连续四年开展“走千家企业”活动,通过进门走访、入户座谈等方式,累计帮助企业解决问题300余件,赢得了广泛好评。该局在走访光明米业的过程中,了解到企业的品牌发展需求,积极指导企业申请著名商标,目前该企业的“瀛丰五斗”、“露珠”、“自然之子”注册商标已成功认定为上海市著名商标。
——抓监督,激发政风行风和机关作风建设“动力点”。崇明工商分局一方面突出效能监察“全面化”。充分运用电子效能监察平台,强化对行政效率、服务质量、监管效果等情况的监督,积极开展经常性的督促检查,重点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干部队伍作风建设、行政审批、执法办案、“窗口”规范化服务、食品安全监管等方面的效能监察。对超时延期、程序不当、执行不到位的事项进行红、黄牌警告,限时督促整改。另一方面突出外部监督“社会化”。充分利用宣传载体,向社会做出公开承诺,公开投诉举报电话。着力依靠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广泛开展基层工商所向管理服务对象述职述廉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代表和群众代表评议工作,聘请政风行风监督员对该局窗口、执法、办公场所等多个方面开展明察暗访,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有效地促进了机关作风改进和工作效能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