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做好经济薄弱村扶持和难点村对策研究。在确保经济薄弱村托底保障资金及时拨付到位的基础上,对俞塘、彭渡、望海3个村的土地、资产、动迁补偿、劳动力安置等情况进行系统、全面的梳理,并在加快梳理工作进度、研究问题解决对策的同时,通过各种途径向村民做好沟通解释工作,确保稳定村级发展环境。
二是拓宽征地农民收入渠道。在提高生活费发放标准的基础上,通过成立镇级绿化园艺、环卫、物业管理、劳务等公司,加强对征地农民的针对性培训,全面梳理整合社会管理工作岗位,安排征地农民充分就业,使农民增收途径从单一的给与政府补贴向工资性收入及财产性收益分配并举转变。
三是建立农民长效增收平台。在通过社区股份合作社,确保撤制的6个村入股农民的收益发放的基础上,设立镇级资产经营公司,通过回购大居物业,开展工业用房改造商务楼宇,新建社区商业等,建立长效增收平台。一方面根据镇现代服务业规划,清晰定位各商业、办公的业态;同时,通过引进人才,与专业商业策划、建筑设计、市场推广及运营管理团队合作,从前期规划、整体宣传、分段推介、统筹招商等角度,使资产运作效率最优化。
通讯员 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