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一周信息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3年06月25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长三角老年人口猛增 异地养老产业机遇问题并存
  日前,由全国老龄办主办的新型养老事业研讨会在江苏南京举行,异地养老成为热议话题。看似很美的养老形式,推行起来面临不少难题。 

  异地养老的概念最早源自海南的推销房地产,长三角最早的异地养老产业则萌芽于浙江湖州市的南浔镇。当时,部分上海市民算了这样一笔账:南浔距上海近,房价适中,环境优美,最重要的是可以拿着上海的退休金、过着南浔的生活。最近几年,据不完全统计,已有140多位来自上海等地的老人到南浔购房定居。 

  受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办公室委托,扬州市发改委开展了长三角异地养老合作的课题研究,据研判,到2040年长三角老年人口约3730万人,将是目前的3倍。数据显示,到“十二五”末,上海60岁以上老人将超过400万,养老床位总量却只有12.5万张,供求巨大落差造成的“养老焦虑”已在上海显现。 

  课题组组长、扬州市发改委经济合作处处长陈芳指出,异地养老、输出养老将是缓解大城市养老压力、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质的重要途径。眼下,因紧邻上海,江苏省内的常熟、吴江等地与浙江的湖州、嘉兴等地正在形成一条“环沪养老房产带”,对建设养老社区热情很高。 

  长期关注养老产业的江苏省老龄办副主任杨立美介绍,相比在一个地方置业的“静养”,最近又出现新模式——“循环养老”,让老年人动起来,在旅游、休闲的过程中养老。作为“循环养老”模式的实践者,江苏东方惠乐健康科技公司昨天透露,计划用2-3年在全国建成数百家连锁养老机构,老人可在各连锁机构居住、享受服务。“老人办一张卡后,可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和喜好,不同的季节住在不同的地方。比如,夏天可以到昆明避暑,冬天可以到海南过冬。”公司董事长陶金海介绍。 

  不管是置业“静养”,还是品质更高的“循环养老”,享受的门槛都不低。以东方惠乐为例,该公司实行会员制,一次性缴纳26.8万元,可以享受10年、365天养老服务。平均下来每年的费用虽不算高,但一般的老人一次性拿出这么多费用难度不小。对此,江苏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陈颐表示,只要老人有经济能力,自己愿意,身体也允许,“循环养老”不仅有益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还能推动旅游经济发展,是一举多得的好方式。但是,现阶段作为社会养老的主流形式为时过早。  黄伟

  链接 

  异地养老仍存多个门槛

  异地养老的门槛之一就是医疗和社会保障。湖州的异地养老产业在长三角起步虽早,但进展并不尽如人意。“项目很好,但存在制度性缺陷。”陈芳指出,发展养老产业必须建立在强有力的医疗保障基础上,不同地区的医保、社保还要互通互认。目前,即使在国内一体化发展程度最高的长三角地区,医保、社保并未完全互通,江苏省内异地领取养老金也收取银行手续费。 

  当前,各地都提出发展养老产业,实际上这并非盖几栋房子就完事,医疗、休闲等配套设施远比住宅花的成本高、投资回报周期长。在山东省龙口市,当地为发展养老产业,投资1亿元引进省内最好的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建分院,还规划了教育区和运动区等配套功能,专门创立了老年大学。 

  还应注意的是,让老年人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养老,能否适应也要打个问号。回过头来看,最近这些年到海南等地置业的老人,很多其实是候鸟式的度假。全国老龄办副主任闫青春指出,长三角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一旦在体制机制、要素资源上实现共享互通,发展异地养老产业的前景广阔,特别是高端养老产业的潜力很大。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沪郊经济
   第A04版:社会民生
   第A05版:党建之窗
   第A06版:科教卫生
   第A07版:文化体育
   第A08版:城镇建设
   第B01版:三农参考周刊
   第B02版:一周信息
   第B03版:热点关注
   第B04版:禁毒·专刊
   第B06版:三农生活
   第B07版:言论观点
   第B08版:国际农业
当前全球粮食安全状况不容乐观
O6·24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向好
[超短]
O6·23 我国科学家完成花生全基因组测序
O6·22 去年新农合补偿支出受益17.45亿人次
O6·21 我国将采取多种措施推动农业信息化发展
权威资讯/态势分析/风采展示/信息点击
长三角老年人口猛增 异地养老产业机遇问题并存
东方城乡报一周信息B02长三角老年人口猛增 异地养老产业机遇问题并存 2013-06-25 2 2013年06月2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