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7:农技推广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3年05月16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菠菜病毒病
  菠菜病毒病由芜瞽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甜菜花叶病毒侵染所致。俗称萎缩毒素病,三种病毒可单独侵染危害,也可两种或两种以上复合侵染。

  全国各地均有发生,是菠菜上常见的病害之一。

  【简明诊断特征】

  菠菜病毒病从苗期至成株期均能发病。

  苗期染病,发病初始先在心叶上表现明脉或叶片有黄绿相间斑纹,进而产生淡绿与浓绿相间的花叶或斑驳症状,重病株还会出现心叶扭曲、畸形、皱缩、萎缩,病苗明显瘦弱、矮小。

  成株期染病,发病初病株叶片呈花叶、明脉,而后病株叶片出现黄绿斑驳、卷缩、泡泡状等,发病后期病株老叶提早枯死脱落,仅留黄绿斑驳的菜心。

  引起发病的三种病毒在症状表现上主要区别为:

  由黄瓜花叶病毒侵染发病的表现为叶形细小、畸形或缩节丛生。

  由芜菁花叶病毒侵染发病的表现为叶片形成浓淡相间斑驳,叶缘上卷。

  由甜菜花叶病毒侵染发病的表现明脉和新叶变黄,或产生斑驳,叶缘向下卷曲,

  在田间三种病毒可单独或复合侵染引起植株发病,可产生多种混合病症。

  【发生规律】

  致病的病毒在越冬菠菜或菜田杂草上越冬,三种病毒主要由桃蚜、萝卜蚜、豆蚜、棉蚜等虫媒进行传病或汁液接触传病。第二年春天当气温适宜虫媒发生时,通过有翅蚜迁飞进行传播扩散、蔓延,还可通过病健株接触磨擦、农事操作等途径进行传播。

  菠菜病毒病喜温暖较干爽的气候,适宜发病的温度5~30℃;最适发病环境温度为12~25℃,相对湿度70%以下。病症表现盛期是成株期至采收期。发病潜育期15~25天。病害与寄主生育期、品种、气候、栽培制度、播种期等因素密切相关;特别是秋季早播、苗期遇高温干旱,有利于蚜虫的繁殖和迁飞、传毒频繁,同时高温干旱不利于菠菜的秧苗生长发育,植株抗病力下降,温度高病害的潜育期也短,有利于病害的早发、重发。

  上海及长江中下游地区菠菜病毒病的主要发病盛期在3~5月、9~12月。一般下半年发生重于上半年;年度间秋季干旱少雨、晚秋温度偏高、早春温度偏高,雨量偏少的年份发病重;田块间与黄瓜、十字花科蔬菜相邻的田块发病较重。栽培上秋季播期过早、耕作管理粗放、缺有机基肥、缺水、氮肥施用过多的田块发病重。

  (未完待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沪郊经济
   第A04版:社会民生
   第A05版:党建之窗
   第A06版:科教文卫
   第A07版:浦东天地
   第A08版:城镇建设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上海三农服务热线
   第B03版:合作社
   第B04版:专题报道
   第B06版:合作社·借鉴
   第B07版:农技推广
   第B08版:畜牧兽医
加强企业管理 规范农资市场经营秩序
菠菜病毒病
温室黄瓜病害的发生与预防
茄子剪叶须“五看”
东方城乡报农技推广B07菠菜病毒病 2013-05-16 2 2013年05月1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