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闵行区浦江镇苏民村的退休教师周曙明,与剃头刀有着一段不了情。从开始学理发至现在的49年里,他记不清已为多少人理过发,更记不清为此放弃了多少休息时间。
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那一年,15岁的周曙明还在就读初中。他暗暗地做出承诺,要“一辈子学习雷锋做好事”。那时候,三林中学教师饭厅西隔壁有一间理发室,东三林塘的一位姓张的师傅每天下班后,到学校来为住宿的学生理发,每次只收一角五分钱,周曙明和同学都喜欢去。张师傅人很和气,个子高高的,同学们叫他“长脚”。周曙明看着“长脚”师傅,不由得萌生了学理发的念头。以后,他一有空就去理发室看师傅理发,慢慢悟出了一些门道。后来,“长脚”师傅看他有心学艺,就让他给小同学理毛坯头,然后师傅再加工。师傅还耐心地给他示范指点,不久,聪明好学的周曙明就基本掌握了理发的技巧。
班主任薛老师发动全班同学每人捐出一角钱,薛老师也当场拿出3元,为班里买理发工具。有了大家的支持,周曙明的劲头更足了。每天下午晚饭后,周曙明就为班里的同学们理发,不久,他的理发技术愈发娴熟。虽然忙碌,还牺牲了许多课余时间,但当看着大家高兴而来,满意而归,他也很快乐。
寒暑假里,周曙明把由他保管的理发工具带回家,为邻居的孩子理发。宅上有个理发的老师傅知道后,很恼火,怪他坏了生意,说他理的是“马桶头”,会得“瘌痢头”。但那个年代家家经济都不宽裕,来找周曙明免费理发的孩子还是不少。1965年9月,周曙明上了高中,在团支部、班委会的支持下,成立了“学雷锋义务理发组”,由他和同学王桂福任理发师,为班里男同学理发,有些女同学也常常找他们剪发,连隔壁班的同学也闻讯前来找他们帮忙。每天放学后,经常会看到周曙明为同学理发的身影。在下乡时也带着理发工具,劳动之余还为住地农民理发呢。
1970年12月,周曙明当上了苏民学校的教师,他又与同事火老师、沈老师一起,利用中午、傍晚和节假日时间,义务为教师、学生理发。1979年,宅上的小青年蔡耀国不慎摔伤了尾椎骨,成了截瘫病人。周曙明就成了小蔡的专职义务理发师,自己理一次发,就给小蔡理一次,直到现在30多年来风雨无阻。
周曙明说:“尽管我已经64岁了,但学雷锋不限年龄,做好事也不仅限于3月5日一天。我会继续拿着剃刀,为需要服务的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