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绑”民间资金。此次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为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确定了十二项主要任务,而其前四条全部与民间资金相关:首条任务就是规范发展民间融资。制定规范民间融资的管理办法,建立民间融资备案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民间融资监测体系。其次,加快发展新型金融组织。三是发展专业资产管理机构。四是研究开展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探索建立规范便捷的直接投资渠道。
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明确鼓励和支持民间资金参与地方金融机构改革,依法发起设立或参股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组织。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可改制为村镇银行。引导民间资金依法设立创业投资企业、股权投资企业及相关投资管理机构。
这些原本对民间资本封闭或者半封闭的领域或将能在温州见到曙光。业内人士表示,对于民间资本在众多金融领域的松绑具有更多的现实意义。“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是大势所趋。”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教授表示,温州金融试验区的设立对于深化金融改革的意义非同寻常。
民间资金“摘下面纱”。“其实,民间资金一直都在金融行业里转悠,现在只不过更加阳光化而已。这也意味着更多的民间资金将可以理直气壮地进入一些金融领域。”浙江一商会人士表示。比如,现在在上海的商会普遍都会涉足民间金融业务,目前集资用于放贷的门槛比较低,一般而言,商会人员人均出资100万元,大约50人,规模在5000万元,而稍微大一点的规模在2亿元左右。
在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看来,我国民间借贷泛滥主要是金融业滞后于实体经济发展所致。此前,民间资本由“体外循环”进入民间金融,仍然徘徊在金融宏观调控之外。不规范的运作机制以及内在高风险的无限释放性,导致金融秩序混乱。由于民间借贷没有正式的“身份”,得不到法律保护。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院长张春认为,目前国有金融体制管得较死,逼迫资金进入民间市场,而民间资金发展又受到抑制,造成无人监管的状态,容易造成潜在的风险。“其实几个月之前温州出现的问题,本质上是地下金融的挤兑。”张春表示。摘下民间资金的面纱,将其纳入国家的监管范围之内,不仅有助于活跃多元化的金融体系,而且能充分过滤此前无人监管累积的风险。 王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