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东方社区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石湖荡镇积极探索“帮困送温暖”工作模式
~~~——石湖荡镇积极探索“帮困送温暖”工作模式
~~~——石湖荡镇积极探索“帮困送温暖”工作模式
2012年02月10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拓宽领域 创新形式 缩短链条
——石湖荡镇积极探索“帮困送温暖”工作模式
  文/通讯员 陶纪林 贾佳    

  日前,松江区石湖荡镇新源村的顾军连又一次拿到了1万元的年度慈善救助金,还有新城投资公司的助捐款,身患9年尿毒症的他再次被感动了,而副镇长卜春芳说,“像这样需要帮助的人还很多……”春节前,石湖荡镇“送温暖”活动如期开展。然而,很多年例行的“节目”却也存在着普遍性难题,帮扶受益面小,工作不够持续,活动过于形式等问题让不少贫困户少了实质意义上的关怀,如何破解这些难题,更好地将温暖送达人心?这是石湖荡镇当前的重点工作,而该镇已在“广覆盖、保基本、少重复、不遗漏”原则下对各类帮困对象一一排摸,并逐步探索出了一些新思路、新方法。   

  拓宽领域 多层次帮扶

  “送温暖”治标更要“治本”。据了解,石湖荡镇在2011年全年针对低保、低收入、重残、大病等困难家庭进行的各类救济助捐金额约达835万元,覆盖10647人次。镇级慈善基金规模逐年扩大,养助残服务推进,政府出资为全镇60岁以上老年人购买“银发无忧”意外保险,敬老院改扩建工程顺利完工,残疾人“阳光心园”、阳光职业康复援助基地和实训基地相继建成运行。

  据了解,学习帮扶、医疗救助和思想帮扶是该镇关注的三类重点问题。帮扶特困学生,掐断贫困“源头”;对因病致贫和遭遇突发意外事件的困难家庭,在资助、政府帮扶、优惠减免、大病救助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帮扶;组织困难群众积极创业、再就业,让大家在“低谷”中“崛起”,恢复原有的“精、气、神”。

  创新形式 建长效机制

  如何建立长效化就业援助工程?在资金上扶持,在经营上帮办,全程式就业指导……逐步形成有效机制。目前,春、秋两季公益性就业招聘会已形成机制,并成为推进就业的重要形式之一。为了提升困难群众的劳动技能,石湖荡镇通过已建立的两个培训基地,针对不同岗位不定期开办实用培训班,为包括残疾人在内的所有有需求的群众提供免费技能培训;同时,开展企业帮扶结对工程,通过爱心结对等推岗就业的系列活动,使困难群众从根本上得以脱贫。

  据了解,目前培训内容主要涉及计算机维修、家政服务、电焊等技能要求不高但就业密切相关的项目,可覆盖达1100多人。据该镇社保所副所长余永丰介绍,“目前,特别是在农村土地征用后,存在大量农转非但文化程度低、技能较弱、年纪偏大的人员需要帮助,我们也主要通过技能培训和政策优惠来扩大这些群体人员再就业。培训过程中,学费全免,同时还提供交通补贴。”

  缩短链条 搭帮扶平台

  当前人户分离,户籍地和居住地不一致现象增多,如何打破区域限制,让贫困家庭受关注,让大小困难有人管?打造区域一体化和社区化帮扶平台,形成以块救助、条块结合的社区帮扶机制是该镇的新举措。

  在社区设立帮扶工作站,让有需要的帮扶群众都可以由社会直接向帮扶中心申请救助,并在最短时间内得到反馈,真正实现小困难不出社区,大困难联合帮扶的救助新模式。石湖荡镇社事办救助事务负责人称,“原先很多慢性病患者有需求但没有途径,现在帮扶工作站的成立让这一部分人受益了。”打造旗舰型帮扶平台,培植孵化基地,目前石湖荡镇也正尝试运用1+1群众模式对口扶助下岗职工进行创业辅导。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本埠一周
   第A03版:娱乐现场
   第A04版:倾诉情感
   第A05版:初恋情感
   第A06版:影视艺林
   第A07版:民生综合
   第A08版:广告
   第B01版:东方社区周刊
   第B02版:社区·关注
   第B03版:社区·视点
   第B04版:社区·图说
   第B05版:社区·旅游
   第B06版:社区·浦东
   第B07版:社区·禁毒
   第B08版:社区·副刊
书院镇:文化送福“孝”为先
纠正养老偏见
拓宽领域 创新形式 缩短链条
东方城乡报东方社区周刊B01拓宽领域 创新形式 缩短链条 2012-02-10 2 2012年02月1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