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51岁的巩兴民时,他正在会宁县五有绿色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大田洋葱育苗基地里忙碌着。以前老巩自己种地时,每年这个时候他就得准备相关的农资器具开始春耕,操心不说还花费不少,自从会宁县五有绿色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以来,他不仅给合作社流转了7亩土地,还成为了合作社中的一名务工人员,现在他的年收入主要来源于每年的土地流转费和务工费,身份的转变让他成为了稳定“拿工资”的人,彻底改变了以前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
郭城驿镇红堡子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巩兴民说:“这些年在这个合作社打工,一年下来相对的比自己种地要好,也有了固定的收入。”
今年,一场意外的新冠肺炎疫情切断了秦启义的打工路,原本在正月十五过后就要踏上离乡列车的他被滞留在了家中,再加上离家远、不方便、八九年的异乡生活让他不愿再漂泊,经朋友介绍,年后,他也加入到了会宁县五有绿色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的愿望。
郭城驿镇红堡子村村民秦启义说:“我一直在外地打工,今年受这个疫情影响我也出不去,以前就听说这个合作社也经营的挺好,再一个离家也近,能照顾上孩子,家里花销也小,算下来和外面打工差不多,所以今年就在这里上班来了。”
会宁县五有绿色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于2017年注册成立,拥有绿色蔬菜种植基地1000亩,是一家集高原夏菜、大棚大田蔬菜种植、包装购销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吸收带动了附近28名贫困户实现稳就业、稳增收。尽管今年受疫情影响,春耕复工过程中出现了外地客商、技术人员不能及时到岗、物资供应短缺、用工人数少、效率低等种种困难,但负责人表示有信心带领全体员工迎难而上,不失时机抓好春季农业生产,加大力度促进农民增收。
会宁五有绿色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秦启权说:“自复工以来,我们每天对工人进行体温测量、消毒、登记,同时确保每亩地安排五到六个工人,避免扎堆,我也想着把这个疫情防控工作做好落实。现在我们大田洋蒜准备移栽,大棚也在进行春耕,等3月15号外地客商和技术员一到,后期我们的大棚西瓜、辣子、黄瓜也会陆续展开种植。
逯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