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破墙开门”顽症的彻底整治,由此拉开了新海镇2018年创建“生态美丽家园”三年行动计划启动的帷幕。
□记者 忻才康 通讯员 茅俭 唯伟
聚共识、焕激情,
“生态美丽家园”自己“绘”
新海镇党政领导感到,创建“生态美丽家园”,旨在进一步改善农场社区群众人居环境,持续深入推动住宅小区综合治理补短板、惠民生工作。于是,该镇依托“大调研”“三联系三服务”等途径,广泛发动机关党员干部和居委会干部,对3500多个常住居民家庭进行入户走访,宣传政策的同时,收集各类问题建议200多条,为后续建设方案优化设计打下了良好基础。同时与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新海建镇10周年主题宣讲相结合,充分发挥新海岸宣讲团专业优势,在熟悉政策内容基础上到社区进行主题宣传,为群众释疑解惑、描绘美好生活愿景,点燃居民群众建设“生态美丽家园”的激情。
聚合力、齐攻坚
“生态美丽家园”自己“建”
该镇党政领导认为,创建“生态美丽家园”与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紧密相连。因此,在创建之初,镇里组织由居委会牵头,召集业委会、物业公司及居民代表,组织召开专题动员会,下发《新海镇“生态美丽家园”建设主要问题排摸表》,并由职能部门做出解释,指导基层开展问题排摸。在业委会、物业公司共同参与下,积极发动群众主动发现上报身边存在问题,一并报至镇房管中心备案审核。落实问题通报。在逐条梳理存在问题基础上,由镇房管中心细化各小区“生态美丽家园”建设负面清单,制定形成“一小区一方案”,召集小区业主进行问题通报,进一步明确整改标准,让群众心有底数、情况清楚。在收到小区问题整改情况核验申请后,由镇房管中心联合镇创城办,对小区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实地检查,对于确认完成整改的,列入“生态美丽家园”建设候选名单内,未完成整改的小区不能申报“生态美丽家园”建设。第一时间反馈“负面清单”完成情况,并进行集中公开公示,做到公平公正,更好激发、保持群众参与热情,确保检查验收不放水、不走样,问题整改真到位。
据统计,新海一村、二村、体北新村、新苑新村“生态美丽家园”改造工程所涉及总建筑面积98184.65平方米,其中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屋面维修15000平方米,外立面粉刷等53800平方米,更换门窗2760平方米,楼梯间墙面修复28672平方米,非机动车库维修1800平方米,垃圾房维修90平方米,道路维修20000平方米,绿化改造2800平方米,围墙立面涂料1200平方米,以及监控系统、充电桩等附属工程。这些改造工程的实施或正在实施,让老百姓真切感受到创建“生态美丽家园”所带来的获得感。
与此同时,该镇跃进居民区试点启动“花开新海 芬芳跃进”阳台绿化专项行动,每季度组织居民开展“小微绿地进我家”阳台绿化专题培训课程,建立“阳台绿化交流”微信群交流花草种养知识,探索开展网上微治理活动;同时开展阳台盆景、最美阳台、阳台绿化“金点子”等评比活动,从中涌现出一大批花卉爱好家庭,为“生态美丽家园”增色添彩。
建机制、促长效
“生态美丽家园”自己“管”
该镇党政领导认识到,创建“生态美丽家园”必须让群众参与管理,通过建立相关机制,使“生态美丽家园”建设持之以恒。
一是强化定期议事和通报机制。该镇建立定期议事制度,将每月15日作为居民议事平台的固定活动日,并向全体居民公开,鼓励广大居民群众参与。探索建立决议通过机制,居民自治形成的决议在两天内需提交居民区党支部审核,党支部通过居务公开栏、楼组长会议、设立意见箱、调查走访等形式,向居民通报,主动接受居民监督。
二是强化多方联动处置机制。该镇以居民区党支部为核心,通过党建共建,进一步整合业委会、物业公司、驻区单位等的工作资源,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对居民区层面无法解决,需要镇级部门协调解决的问题,依托网格化综合管理平台向上提交,通过上下联动切实加以解决。
三是以评促优激励机制。该镇开展文明居住积分管理工作,积极培育和选树生态文明家庭,评选2017年度“生态文明家庭”650户,2018年新增“生态文明家庭”不少于150户,力争经过四年努力,到2020年,全镇“生态文明家庭”创建率达60%以上,让崇尚文明、追求生态成为社区居民生活的一股潮流、一种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