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一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12月25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过调整业态,提升市中心城区菜场经营活力
  □记者 陈宗健  

  通过开辟崇明直供蔬菜基地价廉物美的绿叶菜直销平台,并在菜市场中腾出部分面积用于经营小餐饮,将从中产生的部分利润补贴到菜价,以反哺菜场租金,进而把菜场利润控制在5%,让利于民。同时,采用承包制,将摊位交由一方统一运营。在寸土寸金的市中心黄金地段,经过升级改造后的同仁菜市场通过调整业态,使其在稳价保供的前提下呈现出市场运营活力,受到了当地社区居民的欢迎与好评,人气回暖(见图)。

  据了解,改造前的同仁菜场其经营状况曾一度不尽人意,当地居民宁可舍近求远到2公里路外的菜场去买菜,也不愿光顾家门口的同仁菜场。如今,新鲜的菜品加之亲民的价格,让不少居民又重新回到了同仁菜场来买菜。一些“买汏烧”们对此坦言,从前同仁菜场菜价贵得离谱,让大家都没法接受。如今,菜的价格已较周边其他菜市场明显实惠不少。比如,别的菜市场草菇要十几块一斤,这里只要6块一斤;荷兰豆这里3块5,别的地方起码7块。花20多元钱就能买上一大包菜,且东西新鲜,环境也好,令“买汏烧”们颇为满意。为了扩大菜场覆盖面,同仁菜场接下来还将逐步推出网上订购、精准配送等服务,以解决中心城区买菜难、买菜贵之难题,并以此挑战静安全区的最低菜价。

  菜价与百姓感受可谓密切相关。对于日常菜价的波动,“买汏烧”们通常都会比较敏感。然而,在寸土寸金的市中心城区,由于租金、人力、物流等各种成本叠加,致使一些菜价往往容易走高,要平抑菜价则需要有相应的创新举措。而同仁菜场的升级改造承包模式,可谓不失为是一种有益探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言论
   第A03版:动态
   第A04版:人物
   第A05版:关注
   第A06版:信息
   第A07版:浦东
   第A08版:新农村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热线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5版:新主体·解读
   第B06版:新主体·借鉴
   第B07版:种植
   第B08版:养殖
乡村振兴需着力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
导读
通过调整业态,提升市中心城区菜场经营活力
当美丽乡村遇上特色小镇:归于文化,活于产业
报头
广告
广告
东方城乡报一版要闻A01通过调整业态,提升市中心城区菜场经营活力 2018-12-25 2 2018年12月2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