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新主体·各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12月25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莱西:农民用土地入股合作社赚收益
  孩童嬉闹,老人围坐聊天、打牌、下棋,悠闲的氛围让人眉头舒展心悦神怡。12月18日,在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下,山东省莱西市院上镇张家疃村展现的是这样一幅生动有活力的景象。

  这个村庄的年轻人也都外出务工,剩下的老人也都以种地为生,就算冬天不用下地干活,也得打玉米、扒花生吧,为什么还能如此悠闲呢?村民宇淑珍表示,家里的耕地交给合作社全程托管,就是用土地入股,也不用额外掏钱,每年70%的净利润归自己,每亩保底给300元,合作社收益高了还会多分。地还是自己的,随时可以收回来,什么也不用操心,坐在家里等着收钱就行。宇淑珍说现在特别愿意来自家托管的田地看看,不用干农活觉得一身轻松。

  种地不赚钱,包都包不出去

  “村里留在家里种地的我算是最年轻的了。”12月18日,今年56岁的村民宇淑珍表示,现在自己种地本钱很高,不仅要买种子、化肥、农药,人老了自己干不动还得雇机械耕地、旋地、播种、收割,甚至还得雇人喂化肥、打农药,并且现在农投品价格越来越高,农机服务越来越贵,一年下来什么钱也不剩是常事。村里的老人基本都种了一辈子地,哪里舍得扔下,现在物价这么高,为了城里的儿女能吃上一口自己家种的粮,不用花钱在外面买,哪怕赔钱也都要种上。“都不愿意在家种地呀,收入低不说,还完全是靠天吃饭,天气旱了涝了收成都不好。一年下来,收成好了一家人也就赚个够吃,都是给机械干的活。”

  荒了地心疼不说,还遭人笑话,宇淑珍说,她已经算是村里在家种地的“年轻人”了,岁数大的人能咬着牙坚持干她也能干,其实这些老人种地也就能保证地不荒,收成好不好根本顾不上。村里人能出门打工的都出去了,她是因为要给女儿看孩子才留在家里的,不然肯定也要去,跟她年纪相近的弟弟家两口子打工一个月能收入一万多块钱。

  宇淑珍表示,村里的土地品质不是很好,周边没有水源,打井也基本打不到地下水,曾经有人打了一百多米都没打出水来,所以农作物收成好坏主要靠天气,张家疃村当年都是有名的“光棍村”。就算把地承包出去,一年一亩也只能包200元。前些年,她家的地陆陆续续包出去三回,基本都是种了一年就给退回来了,承包的人也没赚到钱,已经没有人再包地种了。

  全程托管种田,稳赚不赔

  情况从2017年10月份有了转机,宇淑珍乐呵呵表示,有这么好的事她开始也是半信半疑的,便把自己家的9.5亩地中一部分托管给了丽斌农业生产合作社。就是用土地入股,也不用额外掏钱,每年70%的净利润归自己,每亩保底给300元,收益高了还会多分,今年每亩地就分到450元。

  “我是2015年的时候第一批加入合作社的。”宇淑珍说,当时入社只是为了能买到质量好价格低的农用物资,使用比市价低的大型机械,降低自己种地的成本。以前庄家生虫,自己买的农药不对口,有时候一次杀不死还得再买一次,费钱又费力。后来有了合作社就方便多了,把生的虫拍个小视频往群里一发,合作社的工作人员就会告诉该打什么药。

  宇淑珍表示,合作社还到村里做土壤化验,给测土配方,增减微量元素,调节肥力平衡。她开始觉得种地还需要补充啥微量元素,种了一辈子地也没这么多花样,所以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少买了一点撒了一圈地试了试,收花生的时候还真的是撒了微量元素的一圈长得好一些,果实也饱满。“现在全托管给合作社就更省心了,地还是自己的,随时可以收回来,啥也不用管,等着分钱行了。”

  专心看娃,开启休闲养老模式

  12月17日的傍晚,宇淑珍1岁半的小外孙不慎从平房摔落,而她当时正在忙着整理平房上的玉米棒。“心疼的不行,只要种地就有零零碎碎的农活,一忙起来就有点顾不过来。”宇淑珍说,合作社全程托管农田这么方便,自己打算把家里的剩下的口粮地也都入股,这样就可以腾出手来专心看孩子,精力集中就不会再发生这么吓人的事情了。现在村里很多人都认可全托管种地,自己弟弟一家也是因为把地入股了合作社,才有时间出门打工,家里条件越来越好。干不动农活的老人也有闲暇坐到一起聊聊天,打打牌,稍微年轻点的还能跳跳广场舞,以前这个时候哪有这么清闲,打玉米、扒花生,多少得做一些农活的。

  “自从给我妈换了大屏的智能手机,她可开心了。”宇淑珍的女儿周宇说,把地都托管出去,不仅有钱拿,妈妈也有了自己的空闲时间,现在学会了网络购物,还会视频聊天。自己出门上班也放心很多,不用担心妈妈劳累,也不担心孩子顾不过来。

  丽斌农业生产合作社社长孙成波表示,让农业更简单一直是合作社的发展目标,也让农民不用干农活就能把钱拿回家。在国家播种小麦补贴、农业保险补贴、统一作物种植补贴、种植大户补贴等一系列利好政策下,合作社的经营风险是可控的。并且连片的农田可以降低成本、增加产量、提高收入,用无人机喷洒农药防控率也会提高,更便于合理规划。市农业局也会派专业人士到合作社进行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农户的科学种植技术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村民宇淑珍便是第一批拿到新型职业农民技能证书的社员。

  “我们能做的就是把国家的政策落到实处,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市农业局农技站站长丁永青说,“全程托管”的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将是未来农业的发展趋势,为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局里采取“结对子”的方式,选派高中级农技专家进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把科技推广到生产第一线。据了解,今年市农业局共组织开展培训班16次,培训农民2996人次。

  柳静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言论
   第A03版:动态
   第A04版:人物
   第A05版:关注
   第A06版:信息
   第A07版:浦东
   第A08版:新农村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热线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5版:新主体·解读
   第B06版:新主体·借鉴
   第B07版:种植
   第B08版:养殖
山东莱西:农民用土地入股合作社赚收益
安徽:1945个村完成“三变”改革
北京开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安全生产标准化现场观摩会
海南三亚组织多家农民合作社参加冬交会
重庆南川:“新农人”成为“兴农人”
东方城乡报新主体·各地B04山东莱西:农民用土地入股合作社赚收益 2018-12-25 2 2018年12月2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