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此问题,热线专家表示,本茬二麦总体上出苗数比较足,长势也较好,当前要抓住冬季时段,抓好二麦生产管理,力争二麦平衡冬发。
一、当前二麦生长情况
二麦(小麦和大麦)是上海市郊大田秋种的主要农作物。根据电话了解和下乡观察,本茬二麦总体上出苗数比较足,长势也较好,表现在麦苗分蘖和绿叶数较多、根系较发达。主要原因是12月份天气较好,表现为:光照较足。日照时数比历年同期平均值增加20%左右,为麦苗出叶、分蘖生长提供了较充足的能量;雨水较少。12月份市郊降水量仅为历年同期平均值的14%左右。上海市郊多数农田地势低、地下水位高,因此渍害一直是制约二麦等旱作物高产的重要因素。最近降水少,土壤湿度适宜,有利于氧气进入土壤孔隙,有利于根系生长。
二、当前二麦如何管理
当前要抓住冬季时段,抓好二麦生产管理,力争二麦平衡冬发。
1、不少麦田尚未施用除草剂,化学除草要“抓早、抓小”。
不少农民看到麦田出草较大较多了,才会想到施用除草剂。此时必须增加除草剂的用量才能控制草害,这样就加重了农药污染,也容易伤害麦苗;有些杂草大了,一般除草剂杀灭不了,要改用价格昂贵的除草剂才能控制草害,这样就增加了农药成本,降低了效益,所以化学除草要“抓早、抓小”。
至今尚未施用除草剂的麦田,要抓住天气回暖(最低气温5℃以上)时机,每亩麦田用50%的异丙隆可湿性粉剂150克,加水50公斤,充分搅匀后均匀喷雾;要注意天气预报,如遇冰冻天气要暂缓施用除草剂,以免麦苗遭受“冻药害”。
2、部分麦苗不均衡,要因苗追施腊肥。
麦苗不均衡的表现:一是早播麦与迟播麦生长差距较大,如11月上旬及此前早播的麦田,其总茎蘖数已经达到目标穗数所需的苗数(大麦每亩40万苗以上、小麦每亩30万苗以上),而迟播麦总茎蘖数尚不足目标穗数的80%;二是出苗好的麦田和出苗差的麦田苗数差异较大;三是由于收割机割稻的时候,抛下的稻秸层厚薄不一、履带碾压程度不一,导致田间出苗不均匀。
因此当前冬季施肥要促平衡,要因苗追施腊肥:如有些早播麦亩总茎蘖数已经超过目标穗数20%以上,而且田间麦苗无叶色黄的“黄塘”和苗稀少的“稀塘”现象,应暂缓施肥,以免发苗过多;对田间麦苗稀密不一的麦田要追施平衡肥,每亩用尿素5公斤加氮磷钾各含15%的复混肥10公斤拌匀后在田间看苗施肥,把肥料撒在苗稀处、叶黄处,苗密而绿的地方不要施肥;对全田麦苗偏稀或叶色偏黄的麦田,则要每亩用尿素10公斤加氮磷钾各含15%的复混肥10公斤拌匀后在全田均匀撒施。
3、有些麦田沟系不畅。
为预防以后雨雪天气导致渍害,要抓住目前干爽天气疏通沟系。把沟里的塌陷或淤堵处抄通,田头排水口要加深。
上海三农服务热线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