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庆祝上海市第25个敬老日之际,书院镇洼港村苏引仙被评为镇十佳孝星之一。一本《光荣册》的条目事迹上这样写道:“苏引仙,68岁,悉心服侍卧床失明母亲17年之久,堪称孝女。”
不让母亲因排便不顺而遭罪
一个深秋上午,笔者便来到苏引仙家。原来,苏引仙的丈夫是入赘女婿,母亲共生育了七个女儿,人称“七仙女”,且有两个女儿在家成家。一踏进老太太家,就见到有一个女儿和一个孙女陪着她。老太今年已95高龄,但依然思维清晰,耳不聋,背不驼,就是双目失去了光明。尽管17年前,母亲患上肠癌,手术后肛门已移位,时常要关注处理好体外的粪便袋,不让母亲因此而遭罪。因大便失禁原因,苏引仙和五女儿要时常观察母亲的排便情况,最多时每天要观察6一7次。最令人头痛的是,老人排便一干后,就苦了老人本人,也苦了苏引仙一家人。有一次,老人排便又干了,为了使排便有驱动力,老人自己去抠喉咙,逼出腹腔涨力,驱出肠道粪便,而苏引仙则戴了薄膜手套去抠粪便,才算排便成功。俗话曰:久病成良医。在长期照料母亲的过程中,苏引仙也总结到,要解决母亲排便难的问题,今后一定要在母亲的饮食手段上下功夫。于是,苏引仙把母亲的饮食变成了半流汁的物体,其配料是:稀粥+牛奶+蜂蜜。从此,老太的排便问题得到了根本性的解决。身上也清清爽爽,没有一点异味……
推着母亲进田园
5年前,老太因患青光眼而失去视力,不久,完全进入了一个黑暗的世界。但热爱劳动的母亲不甘寂寞而呆在家里,亮堂的心底总想体会一下一年四季的变化。女儿了解母亲的心思,于是苏引仙用轮椅推着母亲在村路上呼吸清新的空气,走进田园让母亲去触摸时令庄稼。苏引仙说:母亲一生热爱劳动,年轻时当过生产队队长,任何事都带着头去干。在寒冷的冬天竟光着脚板去干农活,人称“赤脚老男将”,“种田老黄牛”。在50年代曾荣获“上海市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母亲的这种热爱劳动、热爱集体的思想深深地感染者小辈。那时,母亲的这般艰辛的付出,促使苏引仙和她的姐妹们要让母亲的晚年生活过得幸福些,尽最大的努力来满足母亲的生活需求与精神需求。哪怕是一勺水或是一碗汤,更哪怕是一句话,母亲再挑剔也要顺着去做,因为母亲的一生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苏引仙,是一位极度朴实善良的农村妇女。在母亲面前,她无微不至,她用笑声感谢政府对老人的关爱,她用笑声抚慰着老人失明而依然亮堂的心灵,她捧着老人的双手说:“我就是母亲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