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和景明,申城再度花开。2025上海国际花展正热闹举办中。4月18日起,这场持续24天的“繁花盛宴”,将进一步凸显“全城布展、市民参展、合力办展、区域联展、文明观展”特点,构筑市民身边的打卡地、新优花卉的推广地、植物文化的传播地,展现花展在专业、市场、商业和生活中的价值。
而就在10天前,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花卉园艺展览会在上海顺利收官。可以一键解决花卉种植困扰的“AI+花卉”智能养护平台、无须消费者浇水施肥就能开花的蜡球装朱顶红、马卡龙系列的蝴蝶兰……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约700家参展企业以花为媒,共同打造“花卉嘉年华”。
伴随今春多个花卉类活动、国际性会展、行业论坛在上海各区陆续开幕,“花经济”推动食、宿、行、购物及周边游消费持续增长。
一路繁花 演绎“城与自然”
靠近一大会址,有一座名为“Brain Garden/脑迷宫”的花园,在环绕大树设立的高低起伏的花台中,种植了薰衣草、迷迭香、薄荷等各类缓解抑郁、焦虑情绪的芳香植物,大树上悬挂着由上海交通大学学生涂鸦创作的情绪灯泡和香薰片。游览小径引导游客在杏仁核状的弯曲路径中穿梭,在视觉、嗅觉与触觉的生动融合间,开启一场沉浸式疗愈体验。
另一侧,由上海源怡种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源怡”)设计制作的“花宝宝漫游记”花园,整体采用自然式大地艺术模纹花坛,项目结合花展吉祥物装置,打造出一幅富有童话色彩的浪漫画卷,吸引市民纷纷合影留念。
上海源怡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集国际一流水平的育苗工厂、科研基地和研发中心于一体的上海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20年,作为上海崇明智慧生态花卉园的运营方,上海源怡扎根崇明区港沿镇合兴村,努力探索乡村实现由“美丽生态”到“美丽经济”“美丽生活”的跃升。
崇明岛被称为长江入海口的“绿色明珠”,过去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水稻、柑橘种植,以及渔业。作为长江经济带迈向海洋的关键一站,过去崇明岛的花卉和苗木种植比较单一,有水杉、黄杨、水仙、红掌等。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顺应在长江流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号召,崇明积极引进大型花卉项目,建设花卉交流中心,进一步探索与国际合作的“鲜花经济”,在开放中探寻发展新动能。如今,崇明区已初步形成区域经济带动能力强的花卉产业集群。
近年来,上海花卉新意不断,“春日经济”一路繁花。作为从“行业花展”向“城市花展”转型的第二年,2025上海国际花展在引领家庭园艺潮流、推动花卉产业创新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与“文商旅”的跨界融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据了解,本次国际花展的展览总面积达390公顷,通过“城园融合,全城花展”模式,让园艺之美如“枝脉叶络”的立体网络般连通全城。上海植物园为“行业主会场”,黄浦新天地为“城市主会场”,分别演绎花展的科技内核与城市基因。同时,本届活动还设置了“花荟品徐汇”(徐汇区)、“卉聚前滩里”(浦东新区)、“花开南上海”(奉贤区)、“花漾年轻城”(临港新片区)、“浪漫滨江岸”(上海滨江森林公园)5个分会场及15个城市主题节点。
在八大展示板块中,市民最期待的当数“世界花园”“主题花园”“筑梦花园”,通过紧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公园城市等理念,27组花园景点用园林艺术表达生物多样性,拉近人、城与自然的关系。其中,世界花园板块位于黄浦新天地太平桥绿地区域,美国、法国、德国、日本、新加坡等国际设计师参展。漫步“世界花园”,既能看到法国印象派花园的优雅惬意、融入歌德色彩理论和生命哲学的德国文化,也能看到日本传统的禅意空间。5座绿色低碳可持续花园风格各异,阐释了设计师对自然回归城市、生态与生活相融、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等话题的思考。
(下转2版) (上接1版)
浦东新区分会场通过滨江公园、都市绿地与艺术花巷的立体融合,打造前滩滨江的限时花路,以花为“链”串联起主题花展、主题市集、文化展演、消费体验等丰富主题活动。奉贤区的打卡点集中在上海之鱼公园泡泡公园,将于4月28日至5月22日开启,打造牡丹芍药园、玫瑰园、月季园等,向市民游客描绘了“推窗可见绿、出门即入园”的美好城市生活图景。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花展首次取消“主题花”,用“百花齐放”取代“一枝独秀”。在上海国际花展从行业花展向城市花展转型之际,将有更多“不受限”的新优品种推介给行业和市民。不仅如此,花展期间还将组织召开“长三角花卉新优品种推介会”,邀请13家国内外知名花卉育种与生产企业,带来110种最新园艺品种,分享园艺创新成果。
提振消费 释放“花卉+”活力
在位于黄浦区新天地的追梦园艺中心,3D打印炫彩花器兼顾透气性和美观度,植绒材质、简约大方的彩叶芋画框“ins风”十足,由大面积粉色系康乃馨打造的鲜花瀑布在新天地街头静静矗立、幽香阵阵……由光明食品集团旗下上花集团主办的第三届“春天开放日”,是2025上海国际花展黄浦主会场的展览活动之一。
“白色为主,花瓣带有紫色描边的康乃馨叫‘紫精灵’。”“观叶类植物都是集团基地自繁的,很推荐‘植宙漫游’礼盒装彩叶芋。”穿梭其间,上花集团副总裁杨娟不时向驻足的市民游客科普带来的各类新优花卉品种。“市场需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发展的风向标。”在杨娟看来,花卉产业的拓展,离不开种业创新,更离不开产品更新。通过“花卉+”的形式拓展了产业的内涵和外延,也在文体商旅展农的融合发展中,深度展现上海乡村蕴含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文化价值、美学价值。
“为了让新优花卉品种更加快速地触及消费者,做深做实花卉文章,今年,上花集团将在上海四季花港主办2025中国·上海花园节。”杨娟说,目前,花港里40组花园作品、24个创意花艺橱窗等点位都已完成了施工搭建。4月25日—5月25日,市民游客可以足不出“沪”,一览国内园艺大师的匠心之作,感受花艺与生活的完美融合,尽享春日花海盛宴。届时,花港还将推出系列互动体验活动,如园艺讲座、花卉市集等,让市民游客在赏花之余,亲身体验园艺乐趣,进一步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
在青浦,2025 年“五五购物节”系列活动之青浦区第二届夏阳玫瑰文化旅游购物节暨长三角地产农产品田园市集活动将在盛佰俪玫瑰园启幕。青浦区作为上海重要的生态宜居和旅游休闲区域,积极参与第六届上海“五五购物节”,致力于通过各类特色活动促进消费、推动经济发展、民生改善。
作为青浦区夏阳街道的特色产业项目,去年首届玫瑰文化旅游节取得了显著成效,吸引了大量游客,提升了玫瑰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持续发挥玫瑰园的资源优势,促进农文商旅深度融合,本届夏阳玫瑰文化旅游节暨长三角地产农产品田园市集活动,将作为“五五购物节”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农文商旅深度融合,创新消费场景,拉动区域经济增长。届时,围绕四大主题,启动仪式上,将有玫瑰新品发布、玫瑰盲盒公布、区域联盟优惠专区发布、油画写生大赛颁奖仪式等诸多内容举行,在为期一周的活动期间,精心策划了玫瑰主题消费场景、网红打卡互动、乡村振兴赋能行动等系列活动热闹呈现。
如今,鲜花不仅为环境增色,也传递着市场新需求,映射产业新发展,“扮靓”美好生活。
上海松江长三角花卉科创产业园(云间·卉谷),是市民日常选购新鲜花卉、园艺体验的一处“宝藏花园”。云间·卉谷占地2000多亩、总投资近25亿元,从花卉种植到消费体验,布局长三角花卉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云间·卉谷内的国际花园中心,是融合自然美学与生活方式的综合空间,2万平方米的展厅涵盖室内植物区、园艺用品区、宠物专区、户外植物区、花园样板区等板块,陈列的上千个商品品类,满足市民一站式集中采购园艺产品的需求。同时,中心定期开展插花、压花等课程,提供专业园艺咨询等服务,让市民沉浸式体验花园生活方式。“秉持花卉产业服务高品质生活理念,我们希望将美好的生活方式推广给更多的市民。”云间·卉谷董事长助理金彧潇说,通过花园生活新场景的打造,满足市民多样化家庭园艺需求,让花卉园艺艺术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
在助力“花卉产业成为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生态之城’的亮丽名片”的路上,“百里花园”同样在深度求索。
聚合2.5万亩优质耕地与6200余亩工业用地,为花卉全链条发展提供“种植—加工—冷链—智造”全要素承载空间、创新实施花卉产业“三化联动”战略,形成“研发—种植—加工—文旅”全价值链闭环……前不久,以“上海湾区高新领航‘百里花园’新质绽放”为主题的金山区“百里花园”建设成果交流暨公众开放日活动在金山高新区举行。
活动首日举办的专业论坛汇聚了全球智慧,中外专家围绕花坛植物配置、容器营建、花境应用等前沿领域展开深度研讨。随后两天的公众开放日更掀起了观展热潮,从清晨开园到日暮闭园,七大主题展区始终人头攒动,市民们或携家带口,或邀朋结伴,在花海中驻足流连。特色展区前参观者排起长队拍照打卡,用镜头定格百花争艳的美丽瞬间。社交媒体上,“百里花园”相关话题持续发酵,打卡照片刷屏各大平台,让这里一跃成为金山地区最热门的春日打卡胜地。
目前,高新区已建成鸿园花卉、欣香花卉和兴纪花卉三大特色花卉基地,协同形成385亩专业化种植核心区,年产量达1900万盆,综合产值突破4000万元,带动就业110余人,亩均效益较传统农业提升数倍。下一步,高新区将以金山区“花园”产业化联合体成立为契机,构建“四擎驱动”模型:科技赋能花卉产业绿色低碳应用,打造长三角花卉技术输出高地;业态融合深化“花卉+文旅”“花卉+设计”跨界战略,构建“赏花—美学—体验”经济链;机制创新建立“政产学研用”联合体,探索“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研学赋能联动技术培训与国际论坛,培育产业人才与消费新场景。四擎协同发力,形成可复制的乡村振兴“花色动能”范式。
春满江南,繁花似锦。今天,透过各类活力足、创意浓、花样多的花卉活动可以看到,上海“春日经济”正不断向新,一路生花。
文字:记者 刘晴晓 许怡彬 张孜怡 曹佳慧
摄影:记者 于洋 杜洋域 刘晴晓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