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梁 占莎
与其他行业相比,农业科普工作不仅更加迫切,更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能,前景十分广阔。近年来,社会上每年都会出现抹黑农业科技进步、新型农业科技成果及新品种的现象。这让我们深切意识到,农业科普工作意义重大、刻不容缓且任重道远。它就像一场漫长的征程,需要我们长期坚守、持续推进。要想达成目标,离不开一批又一批满怀热忱的人不断加入农业科普工作队伍。
人才堪称事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推进农业科普工作,急切需要农业科技人员、科技特派员、农业院校师生踊跃投身到科普人才队伍建设中。以高校科普志愿者项目为例,通过精心组织高校研究生、大学生深入农村,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实践活动,既能将前沿科学知识带到农村,拓宽农民的知识视野,又能锻炼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互利共赢。
作为农业科研领域的“国家队”,中国农业科学院于2023年创新推出科普系列职称评审办法,让从事“三农”科普工作的农业科技工作者获得职业认同感与清晰的上升路径,极大激发了广大农业科普工作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在新科普法的有力推动下,通过引进与培养结合、激励与保障并重、培训与交流并举等一系列系统举措,能够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智力支持,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
(来源:中国科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