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贺梦娇
草长莺飞的时节,市民开始踏青赏花。在闵行区颛桥镇,去年以向日葵花海“出圈”的颛桥镇“中心村”生态园尚湾林语田园配套项目,今年摇身一变,成为大片金灿灿的油菜花田,吸引了周边村居民前来赏花围观。
而令人惊喜的是,这片花海里,还藏着涵盖了非遗手工体验、亲子教育、文化体验等活动的自然课堂,不久之后,“一米菜园”项目还将向市民开放,实现“蔬菜自由”的好机会来咯。
在田野里上自然教育课
位于沪闵路银春路口,百亩金灿灿的油菜花分为南北两个片区,迎风摇曳。
作为颛桥镇“中心村”生态园的田园配套项目,尚湾林语占地面积约为160亩,这个季节成片的油菜花竞相绽放,吸引了市民游客前来游玩,为当地农文旅发展带来了新契机。
“除了前来赏花的市民,附近的学校也选择来这里做劳动实践课程。”园内相关负责人徐美红告诉记者,刚刚过去的农历三月三,也就是民间传统的“上巳节”,上海市莘城学校、闵行少体校的学生,就来到了生态园。摘荠菜,捡鸡蛋,亲手做荠菜蛋……小朋友们撒欢在田间小路,对这样的劳动实践课程非常享受。
而为不同需求的学校、公司提供适合的劳动实践、非遗文化体验,则是尚湾林语项目近年来的特色,“初期,我们更多的是到对方学校提供非遗课程、手工课程,去年开始,借助生态园的田野优势,对方开始选择到我们生态园来实地上课,在田野里上自然教育课。”徐美红告诉记者,目前,她们提供农田手作、自然笔记等课堂,参与者可以体验手工皂、漆扇等文创制作,也可以感受非遗水拓、非遗拓印、非遗豆染、非遗漆艺、草木染等课程。
“就拿这条丝巾来说,我们榨取板蓝根里的天然汁水进行发酵后染色,加上扎染技艺,就让参与者非常感兴趣。”徐美红表示,课程中大部分用于染色的植物都是她们自己种植的,在设计课程的过程中,她们不仅考虑到趣味性,还要有一定的文化科普意义。
记者在现场看到,除了丰富的课程作品,做农业出身的徐美红还设计了一整面种子墙,“农业+科普+文化”特色,让尚湾林语的自然教育课程,越来越受欢迎。
认领一块地实现“蔬菜自由”
颛桥中心村生态园“城中村”改造项目,是闵行区政府和上海地产集团合作开发的重点项目。作为闵行区“城中村”重点改造项目之一,中心村的改造并不是简单的房地产开发,而是在维持生态大前提的基础上,营造集生态居住、文旅休闲、农作体验、科普教育、配套服务于一体的复合型都市生态休闲走廊,成为城乡一体化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
“因此,我们的目标不单单是为了向市民展示油菜花海。”徐美红表示,在北面片区,油菜花田里还嵌入了不少休闲设施,除了儿童乐园、萌宠乐园等,园区配套的“颛溪市集”即将对外开放并常驻,“来市集走走,还能坐在帐篷下围炉煮茶。”这里不仅为都市里的市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还让大家享受到惬意的都市田园生活。
都市里,有多少人拥有一个田园梦?甚至想拥有自己的“一块地”?记者了解到,尚湾林语即将推出“一米菜园”项目,面向全社会提供认领服务,“认领后,可以自己亲手来种,也可以选择我们包种的方案。”徐美红表示,“一米菜园”的推出,也是想给市民提供一个体验劳动、亲近大自然的乐趣,不同季节,她们还将提供不同的农作物品种,让认领的市民实现“蔬菜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