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阡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01月03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高品质采摘园把市民请到田头来
  孙鹏

  整土地、搭大棚、铺薄膜、做垄……决定回乡种地的孙鹏一切从零开始。10年来,他刻苦钻研瓜果种植技术,注重在发展农业采摘游、绿色防控技术等方面开拓创新。凭着情怀与良心,他坚持合理使用农药化肥、采用粘虫板等绿色防控技术、使用生物菌有机肥,注重生态自然、绿色安全,让草莓的口味更接近原有的果香,获得了市场的认可。

  □陈志强 记者 王平

  走进奉贤区金汇镇乐善村的上海末农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草莓基地,一个硕大的连体大棚很是壮观,“末农采摘园”几个大字和草莓、无花果、玉米、西瓜的彩绘格外醒目。大棚内,一棵棵草莓长势喜人,一颗颗红艳艳的草莓掩映在绿叶白花间,果香扑鼻。

  返乡

  下决心做一名新农人

  “我们这里以前是草莓之乡,父母以前也种过草莓,所以我选择了草莓。”正在草莓园里忙碌的合作社负责人、年轻的新农人孙鹏说。

  孙鹏是土生土长的乐善村人,大学毕业后曾经是一个公司白领。2014年,因为看好农业的发展趋势,他决定回家种地,要在希望的田野上干一番事业。起初父母都不同意,但孙鹏的执着和决心打动了父母。父亲对孙鹏说,既然你下定了决心,就要准备“换骨头”(是吃苦的意思)。从此,整土地、搭大棚、铺薄膜、做垄……一切从零开始。他将自己的合作社起名为“末农”,是因为他是最后一批有“农业户口”的人,从他之后,农民已经从身份变成了一种职业。

  孙鹏去了解现在的草莓市场和种植情况,还去市农科院、区农技中心等地了解草莓的最新种植技术。在经过充分调研后,他在当地租了15亩地,将一片荒地慢慢变成一个草莓采摘园。

  探索

  吸引市民前来采摘

  “这是一个连体大棚,面积有4亩,草莓品种有红颜、章姬、甜查理、妙香、先点、白色恋人等,颜色有红的、白的、粉的……”孙鹏指着一行行草莓介绍。细看,一行行草莓前,有一个个小标牌,上面写着草莓品种的名称。地上都覆盖着黑膜,每两行草莓植株之间的行距较宽,而且都铺上了一层柔软的稻草。“这一切都是为即将到来的采摘季而准备的。”

  对于种植户来说,关键是要让农产品卖上好价。为了销售草莓,孙鹏曾在半夜将自己辛辛苦苦种出来的草莓运到批发市场,那里到处都是草莓,但也卖不上好价,自己没有主动权,批发商说什么价就什么价。随着劳动力和农资成本的不断上涨,盈利也越来越少。

  孙鹏慢慢悟出了一个道理,“与其辛辛苦苦把草莓运出去销售,还不如请市民到田头采摘。”孙鹏为草莓注入了文化和科普内容,还将附近的2幢农民楼房租了下来,经过装修,里面有农家土灶、八仙桌等供游客吃饭休息的设施。在吸引客流方面,不仅依靠自身口碑相传,还与馋猫采摘、葫芦采摘等专业机构合作,大大增加了采摘客流量。

  随着“末农采摘园”的知名度的提高,前来采摘的市民越来越多,最多的时候一天有二三十个家庭。合作社的草莓、无花果以采摘游的销售占60%以上,礼盒包装占20%。

  目标

  打造高品质的采摘园

  “关键还是要提升品质,为市民提供高质量的产品。”10年来,孙鹏刻苦钻研瓜果种植技术,注重在发展农业采摘游、绿色防控技术等方面开拓创新。

  凭着情怀与良心,他坚持合理使用农药化肥、采用粘虫板等绿色防控技术、使用生物菌有机肥,注重生态自然、绿色安全,让草莓的口味更接近原有的果香。合作社的红颜草莓还曾在大连金州举行的第四届草莓文化旅游节擂台赛中荣获金奖。

  合作社从15亩草莓园开始,发展至今经营面积有300亩,水稻面积150亩,蔬菜100亩,还有50亩种植草莓、无花果、西甜瓜,实现年产值300余万元。孙鹏希望通过自己的探索创新,打造一个高品质的农业采摘游基地,带动果农参与,助力乡村振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沪郊
   第03版:综合
   第04版:区域
   第05版:阡陌
   第06版:绿野
   第07版:科普
   第08版:宠物
用高品质采摘园把市民请到田头来
到宝山美兰湖畔,聆听“画里有话”
东方城乡报阡陌05用高品质采摘园把市民请到田头来 2025-01-03 2 2025年01月0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