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路
近日,崇明区东平镇召开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会上,镇党委政府向全镇发出“在全面贯彻乡村振兴战略引领下,切实聚焦镇域生态建设、产业升级、民生改善三大板块,为加快构建乡镇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努力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而不懈奋斗”的工作动员令。
聚焦生态系统治理,使发展底色更加亮丽。位于崇明北沿中部的东平镇,是一个“农场镇”。今年以来,该镇深化落实环长制,全面开展生态环境隐患点位大排查专项行动,累计排查并整治隐患点位40处。积极实施各级环保督察问题点位“回头看”举措,动态清理“散乱污”点位4处。落实落细河长制工作,常态化巡查监管全域55个水质监测断面,每月巡河率达100%。全力做好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对37处问题排口开展现场溯源、制定整治方案,现已完成27处。常态化实施全域大气污染网格化管理,开展VOCs企业末端治理设施专项检查。持续开展“非农化”“非粮化”违法违规用地整治,完成部(市)级卫片、耕地卫片、国家督察图斑等核查整改点位58个。政企协同推进林长办、林业站标准化创建,整治乱种植、乱倾倒等侵占林地面积70亩。实施乡镇党群服务中心等公共机构屋顶新增光伏发电项目。持续开展瀛丰嘉苑垃圾分类精品小区创建,完成域内标准化垃圾厢房改造。
聚焦产业转型升级,使发展动能更加强劲。坚持规范招商引资工作,多措并举打好招商“组合拳”,认真落实企业“服务包”制度,今年以来持续联系走访重点企业、专精特新企业339家次,帮助企业解决有关诉求和问题9个,当好“金牌店小二”和“服务管家”。积极支持企业健康发展,上半年推荐上海大瀛食品有限公司和上海瀛丰五斗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2家企业入选上海市年度“共享计划”供应商名单。深入推进商业贸易服务工作,指导“云晓烧烤度假村”等3家农商旅企业开展春季、夏季线上线下打折促销活动,进一步激活市场动能。推荐辖区内绿色稻米、肉禽制品、优质蔬果入选“上海礼物”“崇明好物”,并多次参加市、区级展销和市集活动,提升品牌知名度。打造农场振兴“桥头堡”,全面提升与光明食品集团驻地企业产业协同发展水平,发挥“花博小镇”“番茄庄园”“东滩源”等农旅优势项目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探索唤醒镇域存量“沉睡资产”的可行性实施路径,增强实体经济对域内发展的贡献度、支撑力。
聚焦民生福祉改善,使发展成果更好惠民。坚持社会保障“应保尽保”方针,今年以来救助各类对象7738人次,发放各类社会救助帮困资金494.95万元。完善“15分钟就业服务圈”,镇域就业服务站首批通过市级评估验收,创业帮扶企业6家,累计实现长期失业青年(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45人。完善“15分钟养老服务圈”,启用长江二村“家门口”养老服务站,实施瀛鸿佳苑日间照料中心改造。全面开展“守护银龄行动”,常态化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关心关爱工作,累计为360名60~80岁独居老人开通“银龄专线”。持续推进“久久宝”为老服务项目,累计主动关爱孤老及80周岁以上独居老人近万人次。启动上海市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试点,进一步推动老年认知障碍照护服务工作。全民参与国家卫生镇复审、上海市卫生健康街镇创建,大力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守护“舌尖上的安全”,织密食品安全“防护网”,累计检查食品生产企业(餐饮服务单位、食品流通经营户)289家次。完成“儿童友好城市阅读新空间”功能提升改造,建成崇明首家数字文化服务新场景。不断加强科普工作的广度与深度,创设“科普大讲堂”“科普早市”项目,原创科普文艺作品《繁花》在崇明区科普艺术评比展演活动中荣获二等奖。民生工程稳步推进,重点实施道路、房屋、防汛、公园建设等9个实事项目,总投资约8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