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路
日前,崇明区东平镇在市科协资源项目配送下,十分高兴地“抢”到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体物理学博士、科学松鼠会创始会员、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的编辑孙正凡来到该镇社区书院,向正在开班的暑期假日学校孩子们进行一次科普讲座。此次,孙正凡博士前来讲授的主要内容就是“揭开二十四节气的科学秘密”。
“两千年前,在没有任何科学仪器的帮助下,华夏先祖通过观察太阳在不同时间的运动轨迹,总结出一套历法。其度量之精准,判断之准确,即便是在科学如此发达的今天,也让人叹为观止。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接着,孙正凡从节气的天文来源,节气的作用,节气和星座、农历、现代科学三个维度,向假日学校的40多名中小学生代表娓娓道来,述说着二十四节气的前世今生,以及它的独特魅力和在现实生活中的积极作用与影响。
讲座中,孙博士亲切地与孩子们进行互动,一步一步、深入浅出地开启二十四节气的密码。
“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年二十四节气有哪些吗?”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一位学生一口气说了许多,但还未能全部准确地讲下来。
孙博士夸奖了这位孩子。于是,他向孩子们说,节气究竟是什么?他用通俗易懂的话语作解释:“节气可以是某一个时刻、某一天、某一时间段。它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随后,他还引领孩子们识别一些糟糕的对有关节气的伪科普,重点强调“节气不是天气”“节气不是阴阳二气”“节气不止是物候”等科学认知。
不少孩子是第一次听讲有关二十四节气科普知识。同学们不仅深深地被天体物理学的知识所吸引、激发起对未来学习物理学的浓厚兴趣,而且深切地感受到祖冲之、郭守敬、徐光启等科学家为算法和天文学所做出的巨大贡献。科学精神,此刻在孩子们心里已然埋植,播下了探究美好未来的种子。
在孙博士带领下,孩子们一起朗诵了“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个凝结着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二十四节气歌》。
识节气,近科学。在现场随同听讲的镇社会事业办主任顾禹龙说:“这次有趣的科普讲座,使孩子们体验到了科学的智慧与快乐,感受四季更替与诗意,领略天文变化之奇妙与浪漫,将科学的种子根植于每一个孩子的内心,融入每一个孩子的生活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