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晴
“卡皮巴拉”,是capybara的中文谐音,意为水豚,是一种四肢较短,身材圆滚滚,鼻孔朝天,外表呆萌的动物,也是最近动物界的新顶流。它因一成不变的呆萌表情、迟缓的反应,成了情绪稳定的象征,备受年轻人的追捧。
许多人不知道,水豚的叫声是“wuyiwuyi”,声音细小而可爱。在北京开了三家室内萌宠馆的宝鱼说,她养了三只水豚,最早的那只名叫tata。现在,这只水豚已经能认识她了,她每天到门店里,tata会站起来,用爪子扒着栏杆迎接她。许多顾客都很羡慕她,因为她每天都能与三只情绪稳定的动物朝夕相处。
如今,很多年轻人都喜欢水豚。人们还以水豚为圆心,集齐了一个表情包宇宙:这边,一只水豚头上可以顶三个橘子;那边,水豚骑在海鸥背上飞行;就算是被动物界嘴最欠的鹈鹕夹住,水豚也心如止水、宠辱不惊。
更极致的,是一些人干脆自己养起了水豚。
然而,饲养水豚的人也会发现它们除了“情绪稳定”之外的另一面。
水豚的破坏力,跟哈士奇有的一拼。啮齿类动物的牙齿会一直生长,需要持续磨牙的水豚,就像最大号的“破坏王”。宝鱼门店里的地垫、沙发,客人的裤脚,都被咬坏过。
她还曾把水豚带到自己家里,“逮着啥咬啥”。就在前几天,它咬坏了宝鱼的书包,还咬坏一根充电线。养了水豚,她的衣服上经常有洞;还可能一不注意,“以为它在舔你,唰,一缕头发就下来了”。
在成都的某个动物园,两只水豚的饲养员苏米也深有同感,长相呆萌只是“伪装”,水豚的真实“战斗力”远超人们想象。
水豚其实非常胆小,到了新环境会应激。最开始,苏米养两只小水豚的时候,有一次打扫水池,看到了扫把,其中一只吓得跳了近一米高,跳出水池后狂奔,“我感觉一只猪从我面前飞过去了”。
不光如此,水豚看起来“佛系”、缓慢,但其实相当敏捷。一只成年水豚的时速可以达到50公里/小时,跟马差不多——因为在老家南美洲,跑得不够快,会被美洲豹、鳄鱼、野狗等肉食动物吃掉。
如今,水豚在中国仍属于小众宠物,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饲养成本太高了。
水豚一辈子只吃素。仅用蔬菜水果就能养活,听起来省心,但关键是水豚太能吃了。
以宝鱼最早买下的已经5岁、名为tata的水豚为例,它身长1.3米,重100多斤,一天要吃10斤青菜、5斤水果。
“跟猪没啥区别。”宝鱼说,“吃素也能吃成大胖子。”由于附近没有菜市场,买不到便宜菜,宝鱼跟店员只能每天在电商平台下单。“冬天的时候,一盒300克的油麦菜七八块钱,一天吃十几盒吧,加上水果,一个月光吃就得4000块钱。”
吃得多就算了,水豚还挑食。宝鱼养的水豚吃草和油麦菜的时候,只吃叶子不吃杆,杆喂到嘴边也能给吐出来。另一只酷爱吃甜甜的水果,要是同时买了晴王葡萄、白草莓、粉草莓,他会先吃最甜的白草莓,其次吃相对更甜的葡萄,最后没得吃了,再闻闻粉草莓,“赏脸”吃一吃。
水豚能吃,更能拉。
水豚属于啮齿目水豚科哺乳动物,消化系统有些特殊。食物会先在它们占胃肠道的74%的盲肠里消化,再到紧挨着盲肠的大肠里,却很难吸收。所以,它们的粪便里往往还保留着大量的营养物质,越是软的粪便,营养就越丰富。
这也是水豚成为动物界“和平使者”,跟各类小动物们都能友好相处的关键原因。水豚可以算是一个行走的(粪便)喂食器。而大多数时候,水豚也会吃自己的粪便。
因为这种原因,把水豚当宠物养的条件很苛刻。照顾水豚的苏米说,园里有一个十几平方米的大水池,平时它们都排泄在池子里。要是没有每天打扫,除了气味不好,由于水豚的汗腺分布在皮肤上,夏天会出汗,泡在不干净的水里,细菌快速繁殖,容易让水豚得皮肤病。苏米每天都得花大约一个小时抽水、打扫、换水。
而一旦水豚生病,看病也是个麻烦事。
水豚最容易患皮肤病和胃肠道疾病。苏米说,水豚在老家常年啃草皮,人工饲养,不能吃淀粉含量太高的食物,容易让它们肠胃胀气;要是食物配比不合适,会引起胃肠道菌群紊乱;水豚需要补充维生素,每天都得吃几根胡萝卜,不然败血症可能会找上门。
作为啮齿类动物,水豚的牙齿会一直生长,所以每隔一段时间就得剪一次牙。但很多宠物医院都没有给水豚剪牙的经验,宝鱼咨询过,对方都说,“不敢剪”,连打麻药的剂量多少,都不太清楚。
她只能把水豚带到跟中国海关合作的一家医院,离她的门店有十几公里,“每次大概有5个小伙子要去帮忙,扶着它的,按着它的,剪牙的,还有一个拿压舌板去压住舌头”。
“我觉得我就像供了三个祖宗。”宝鱼说。
(来源:每日人物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