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热气腾腾的酒酿圆子,足以慰藉江南那漫长而湿冷的寒冬。
酒酿圆子,是上海传统名点。上海人习惯新年第一顿饭一定要有圆子,意味新年“圆圆满满”,而且要“有汤有水”,寓意“有财有势”。
“烧酒以米为之日米烧,其烧酒未蒸煮为酒酿儿,饮之鲜美。”酒酿,又称醪糟、甜酒、米酒,是我国江南地区传承千年的风味小吃。
浦东新区大团镇龙潭村(现车站村)是制作酒酿的高手,素有“酒酿村”的称号,做酒酿的技术至今已有200多年。2015年,龙潭酒酿制作技艺获评浦东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23年获评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临近春节,申城升腾起浓浓年味。龙潭酒酿也穿过老城厢,走进了大都市。“近期集市多,各式各样的‘年味’在家门口‘嘎闹忙’。”“刚刚摊头尝过龙潭酒酿,味道蛮好,我买了几盒,回家煮圆子用。”“小时候家里也会自己酿米酒的,工序蛮多的。”……酿酒是个大工程,耗体力的同时还需要足够的耐心。从原料到成品,要经过选料、浸泡、蒸熟、加酒曲、密封、加水、发酵等多个步骤,前后需要花费2周以上的时间,才可以成就这似酒非酒,甘甜醇美的米酒汁。
“天寒难锁新春意,炉暖宜烹白玉丸。”“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圆子,是这碗热腾腾小食的主角。将糯米粉兑水搓揉成长条,揪成小块,接着在掌心滚成小圆子形态,等水开后放进锅中,然后勾两勺酒酿,丢一些桂花、红枣。
在氤氲的热气中,从漂浮起来的每一粒米中,瞅到调皮的圆子悄悄露出雪白的肚皮,那沁人心脾的米酒味与馥郁醇厚的桂花香在一起层叠交织,还没有入口,便感觉浑身热乎。
舀一碗上桌,一口下去,热度甜度从舌尖一股脑钻进心尖。新春滋味,愈发浓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