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禁毒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3年09月07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静守时光 以待流年

  □李方方

  来到老杨家的时候是下午,农家小院很干净,屋檐下栽着盛开的山茶花和几盆绿植。老杨迎了出来,整个人显得神采奕奕。看着眼前笑嘻嘻的老杨,根本不会将他和毒品联系在一起,现在的老杨和当初消极暗沉的模样完全判若两人。而我的思绪也慢慢回到了十年前,还清晰地记得我第一次见到他时的场景。那时的他不修边幅,两眼无神,眼窝发黑,浑身散发着刺鼻的烟味,整个人无精打采。他当时说自己刚从强戒所出来五天了,没有工作,没有收入,生活穷困潦倒。当问及他的家庭情况时,他的回答是独自一人生活。后来翻看他的档案时,才逐步了解到了他的一些过往。

  1965年出生的老杨,在家中排行老三,上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哥哥。作为家中最小的儿子,每当有了一点好吃的好穿的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个小儿子,家里的农活从来不用老杨操心,久而久之,他从小就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养尊处优的性格。不好好读书,整日在村里四处闲荡,游手好闲。后来接替父亲的工作进了村里的工厂上班。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年轻气盛的老杨心里蠢蠢欲动,渴望出去看看外面灯红酒绿的花花世界,对于自己从小生活的农村越来越看不顺眼。不顾家人的反对,年仅20岁的老杨毅然决然地从村办厂里辞职,和几个发小下海经商,成了村里最早一批经商的弄潮儿。带着东拼西凑来的几百元钱,老杨来到深圳,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创业之初的几年中,从电器、二手车、服装……老杨均有所尝试,用他的话来讲,“什么赚钱就干什么”,初生牛犊不怕虎,凭着这股冲劲,老杨也因此收获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年少得志,一路顺风顺水,难免有些沾沾自喜。于是,现实就给了他一记狠狠的教训。由于决策失误,老杨的建筑公司出现了流动资金周转不灵的情况,公司面临着倒闭。债主天天上门围追堵截,走投无路的老杨只能卖掉公司,用来偿还债款。由于受不了这沉重的打击,老杨从此一蹶不振,整日抱着酒瓶喝得酩酊大醉。终有一日,一个自称好友的人拿出了那一包罪恶的东西,劝解老杨只要吸上一点,任何烦恼都能随风而去。半信半疑的老杨吸上了第一口白粉,从此踏上了那条不归路。

  随着毒瘾的加深,老杨变卖了家中所有值钱的物品,整日浑浑噩噩。妻子无法忍受这种煎熬的生活,带着年幼的女儿离开了老杨,回到了娘家。至此,原本幸福美满的一个家庭也四分五裂。老杨也彻底沉沦在毒品的魔爪之下。十多年间,老杨在家和戒毒所之间出出进进,在所内的时间比外面呆得还多。年迈的父母也整日以泪洗面,身体逐渐垮了下来。在老杨第五次强制隔离戒毒期间老父母不堪身体的折磨和精神的打击相继离世。等到老杨解教出所回家那天,看到年久失修、破败不堪、毫无生气的老房子,老杨愧疚不已。

  这时社工找到了老杨,面对萎靡不振的老杨,社工和他促膝长谈。老杨也说出了心里话,回来后不敢出门,无脸面对亲戚朋友。也不敢去村委会,怕大家异样的眼光和嘲讽。现在只能靠着哥哥姐姐给的一点生活费维持,不知道今后的路在哪里。禁毒社工告诉他路在自己的脚下,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怎么走要靠自己。听完后老杨茫然的抬起头看向了社工,而后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过了几天,老杨来到社工办公室,告诉社工他回去后想了很多,自己年龄不小了,不能再混日子了,要重新开始,最起码要养活自己。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禁毒社工协助老杨来到了村委会,办理了低保,进行了就业登记。在村里的帮助下,老杨在村里做些打杂的活,也重新学起了种菜种地。

  与此同时,社工找到了老杨的前妻和女儿,告知了老杨现在的境况,希望她们有空能回家看看。女儿当时还小,毕竟血浓于水,这么多年老杨一直对女儿念念不忘,说得最多的是愧对女儿,没有给她一个健康完整的成长环境。在经过多次的沟通后,一家人终于见了面。面对十多年未见的妻女,老杨的内心忐忑不安,不知如何面对,抖动的双唇久久说不出话来。反而是懂事的女儿走上来紧紧抱住父亲,一声久违的“爸爸”让这个中年男人痛哭流涕,一个破碎的家庭终于迎来了希望的曙光。

  (作者系上海市自强社会服务总社青浦工作站夏阳社工点社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关注
   第03版:浦东
   第04版:倾诉
   第05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06版:新主体
   第07版:农技
   第08版:禁毒
“检”析制度 “戒”护执法
开学第一课 一起学禁毒
崇明区向化镇精心组织开展青少年禁毒宣传系列活动
静守时光 以待流年
东方城乡报禁毒08静守时光 以待流年 2023-09-07 2 2023年09月0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