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三农实用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08月27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准确把握乡村特色产业的内涵
  封面人物观点

  作者简介

  刘年艳

  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研究专家、

  《中国乡村振兴理论与实践》课题组成员

  核心提示

  把握乡村特色产业的本质,关键是要把握其“特色”。特色是一个事物或一种事物显著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风格和形式,是由事物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特定的具体的环境因素所决定的,乡村特色产业的特色反映的就是乡村产业本有的核心特点。

  乡村特色产业本质属性

  把握乡村特色产业的本质,关键是要把握其“特色”。特色是一个事物或一种事物显著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风格和形式,是由事物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特定的具体的环境因素所决定的,是其所属事物独有的。乡村特色产业的特色,反映的是乡村特色产业本有的特色,是其基本的规定性及发展的属性。把握乡村特色产业的本质属性,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

  1.三个维度。一是乡村产业发展的区域维度也就是区域视角。一个地区乡村的自然与人文资源、乡村地域性特征等因素决定着乡村产业的特色。区域特色是特色产业的基础,同时,乡村产业特色成为乡村区域特色的重要内容。二是乡村产业的维度或者视角。乡村特色资源形成的乡村特色产业,特定乡村产业发展的经营方式、产业业态、产品特点及服务方式,形成特色产业发展的重要元素,表现产业发展的特点。三是当代社会需求的维度或者视角。乡村特色产业是依据特色的市场需求发展而成的,旨在满足特殊人群或者社会大众的功能化的需求,如文化体验、休闲养生,降低三高等,从而相对其他产业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2.三个层面。认识一个产业的特色,需要把握三个层面:其一,产业层面。是产业自身存在的特色。产业属地特色的突出表现是乡村,根植于乡村资源与环境。其二,发展层面,具有自身发展的突出特点,由此,有别于其他产业发展。第三,价值层面,是相对社会的阶段性的特色需要而创制的乡村新型产业。

  3.四个环节。一个完整的产业有四个的发展环节,把握这四个环节的特点,就是了解乡村产业的特色。首先,把握乡村产业的资源环节。乡村特色产业是由乡村特色资源形成的产业。资源的性质、特色、区位、种类决定乡村产业特色。其次,把握乡村产业的形态特色。是具体产业特色的表现形式,由融合方式、手段、业界等决定一个产业呈现产业特点。第三,把握乡村特色产业的产品特色。是特色产业实现产业价值,形成多元的特色产品,满足人们生理需求与精神文化需求,实现体验消费与物质消费的有机结合的载体。第四,把握产品功能与市场需求。一个产业特色是与一个特定的目标人群价值需求相关联的,了解一个产业的特色,往往可以从一个特定的人群及其特殊的需要出发来把握。

  乡村特色产业的基本特点

  1.特色鲜明。乡村产业特色是与相类产业相比较而显现的。构成鲜明特色,有四个最基本的要素:其一,由独特资源作为发展的基础。这些资源主要由独特的自然、文化、产业多功能性来形成。比如,特色农业就是将区域内独特的农业资源开发成区域内特有的名优产品,转化为特色商品的现代农业。其二,是区域特征的重要支撑。产业发展呈现区域地方特色,同时,产业特色构成对区域特色的认知。其三,特殊产品品质。品质独特,功能特殊,有一定知名度。其四,目标市场相对明确,形成特定消费市场。是满足特殊人群或者市场用户的需要。市场有前景,规模有优势。

  2.乡村独有。乡村独有是乡村特色产业的鲜明特点。与一般产业相比较,乡村产业的空间属性是乡村,乡村特色产业是利用乡村资源优势创建的乡村产业。一般来说,是以乡村资源禀赋和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基础,根植于农业农村、由当地农民主办、彰显地域特色和乡村价值的乡土经济活动,如特色粮油、特色果蔬、茶叶咖啡、食用菌、中药材、特色畜禽、特色水产、棉麻蚕桑、林特花卉等特色种养业和乡村食品、酿造、纺织、竹编、草编、剪纸、风筝、陶艺、木雕、木工等特色手工业。

  3.农民主体。乡村特色产业是农民的产业。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目的是为社会提供乡村特色产品供给,同时,为农民创造就业渠道。乡村特色产业是农民创业的产业,也是农民致富的产业。广大农民在实践中积极探索“订单收购+分红”“保底收益+按股分红”“土地租金+务工工资+返利分红”等方式,极大推动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还通过股份合作,形成分工明确、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形式,引导社会资源流向农村,推动乡村振兴。

  4.相对优势。相对优势,说到底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潜在与现实能力。一个特定的乡村产业的相对优势是指,相对其他相关产业有相对较强的发展能力。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能力所表现的相对优势,主要由乡村特色产业的特点所决定:特色产业发展有其他产业发展不可替代的区位与资源条件。在一些地区,有发展特色农产品生产的传统,技术比较成熟,相对集中连片,市场半径和市场占有份额大,具备形成知名品牌,组建区域特色农产品产业体系的基础。有较强的产业集群能力,容易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县一特”的区域品牌。在不断满足用户现实需求的基础上,具有引领潜在市场的能力。特色农产品发展符合区域分工的要求,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形成优势互补的区域发展格局。

  乡村特色产业的当代价值

  乡村特色产业的基本功能是产业功能。表现为以大众喜爱的优质产品满足市场需要。乡村特色产业除具有一般的产业功能之外,还具有以下功能:

  1.是乡村振兴的产业支撑。特色产业生产经营对农民增收带动作用明显,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是富民产业。发展特色农业可以促进土地、资金等要素的合理流动,特色农业既能容纳本地的一部分劳动力就业,又能接收部分外来劳动力就业。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挖掘特色农业潜力,有利于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全产业链建设、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有利于创造新产品、催生新业态、发展新模式、拓展新领域,有利于完善利益分享机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2.是推动融合发展的重要路径。融合是创新乡村新型特色产业的手段,其路径与目标是乡村特色产业。多产业、多元素跨界融合,为乡村特色产业创新新型资源。乡村新型产业及其新业态创新,通过多产业相“+”,推动文体、农业、旅游的有机结合而得以创新发展。比如乡村康养、文化体验与休闲、乡村旅游产业就是多产融合创新的结果。在城市与乡村之间构筑要素互通、环境共享、良性互动的有机整体,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为社会资源流向乡村提供通道。

  3.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体抓手。乡村特色产业是面向市场的,是市场导向性产业。乡村特色产业的创新成为推动传统农业由生产导向向市场导向转型,由规模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型的重要推手。一个地方特色蔬菜、特色果品、特色粮油、特色饮料、特色花卉、特色纤维、道地中药材、特色草食畜、特色猪禽蜂、特色水产等发展,将成为加快推动一个地区农业产业调整与优化结构重要内容。乡村特色产业也是效益产业,是适应消费结构升级,居民消费由吃得饱转向吃得好、吃的营养健康,消费呈现多元化、个性化发展趋势的重要产业,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4.推进生态优化的新型产业载体。特色农业具有气体调节、水源涵养、土壤保育、废物处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价值。可以创造良好的自然资源和环境,在某种程度上,使自然资源系统得到修复和强化,实现生态环境资源的服务和供给价值。其生产要素本身就是构成生态环境的主体因子,对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生存环境的改善、保持生物多样性、防治自然灾害等,具有积极的、重大的正效用。

  5.乡村文化传承与创新。一是传承农耕文化。乡村特色产业需要配置乡村特色文化资源,在农业文化遗产地表现更为明显,其具体表现方式除了文字记载外,还有歌曲、故事、谚语、仪式等形式。二是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如云南元阳哈尼梯田稻田养鱼、孟连神鱼节文化、江川开鱼节、勐腊弩弓水下射鱼等渔业文化,彰显了特色农业文化价值的魅力,丰富了特色农业的价值内涵。三是提供教育和审美。特色农业生产在传承、维护和创造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等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四是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各地以乡村文化元素为资源,通过文化+,+文化等多种形式,创新多姿多彩的文化产业。(摘编自“乡村振兴发展研究平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特稿
   第A03版:言论
   第A04版:人物
   第A05版:关注
   第A06版:动态
   第A07版:浦东
   第A08版:专题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热线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5版:新主体·解读
   第B06版:新主体·借鉴
   第B07版:农技
   第B08版:政策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宣传亟待进一步加强
准确把握乡村特色产业的内涵
东方城乡报三农实用周刊B01准确把握乡村特色产业的内涵 2019-08-27 2 2019年08月2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