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热帖】
@秋实:借看病之名搞非法集资,这类金融欺诈行为具有极强的欺骗性。当前,医疗惠民政策较多,可以先看病后付费不说,贫困家庭等群体的各种报销累加在一起,住院看病的医疗花费极少。当有的医院推出“一次性缴纳2万元,享受多种优惠,一年后还退还本金”,的确容易让一些警惕性不高的人信以为真。
【综合观点】
很多老人拿出辛苦积蓄的养老钱,无非是希望涉事医院建起来之后,自己既能从中赚取红利,还能享受低廉的牙齿保健服务,可等待他们的,却是骗局的坍塌。
这起非法集资的骗局,谈不上有多么高明。但是因为打着牙科医院的幌子,既点中了老年人牙科服务的痛点,又让很多老人被假象蒙蔽,以为这是实打实的买卖,不会骗人。
一者,套路团伙“阿姨叔叔”亲热地叫着,逢年过节又是送礼又是带老人去酒店吃大餐,原本就需要陪伴的空巢老人,哪架得住这样的亲情攻势?缺乏警惕性的老人们无论如何想不到,热络的背后,却是对其钱包贪婪的觊觎和满满的套路。
二者,很多老人对于金融风险很无知,对于集资背后的险恶套路也无法摸清。在这次骗局当中,很多老人想当然认为公司有正规的营业执照,这么多人都去参会,还有一个三层的楼,肯定不是骗局。
对这种预付卡+非法集资的典型骗局,显然有必要通过监管把漏洞给堵上。
像本案中这样,拿着老人预付款,直接用来做投资,本就不被允许,更不要说发红利,这完全是违反了单用途预付卡发卡的规定。如果在发放预付卡非法融资时,有关部门就能及时介入叫停或者监管资金流向,骗子也不会把这个融资诈骗的泡沫吹得那么大,让这么多老人受害。
这样的骗局漏洞百出,却还是让不少老年人上当并付出惨痛的代价,这也提醒我们:基于老年人权益保护的金融监管亟待加强,特别是在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的背景下,对那些把老人当韭菜割的骗局加强治理已势在必行。
医疗行业的金融欺诈,社会危害巨大,更需要监管部门擦亮眼睛,加大监管力度,让非法集资和非法网贷等现象在医疗行业内无处藏身。一经发现,就应该结合其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而给予严惩,维护患者的正当合法权益,同时也维护好医疗和金融两个领域的正常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