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建兴巷社区所辖的康兴花苑3号楼下水管道“瘫痪”,导致整栋楼无法用水,社区及时召开了“网格联系会”,第一时间就组织大家进行了集体协商,对下水管道进行开挖、改造,解决了居民们的用水问题,使居民们怒气而来,满意而归。通过这件事,很多建兴巷社区居民深刻感受到了“网格”的魅力。
“将社区划分为网格,缩小了工作单位面积,扩大了社区服务的密度,更多居民把精力投入到社区,畅所欲言为社区建设出谋划策,形成和谐社区建设的合力。同时还有效培育了居民的社区归属感、认同感和现代社区意识,使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提到社区“网格化”管理时,建兴巷社区主任宋海萍深有体会地说。
建兴巷社区是目前格尔木市流动人口最集中、最复杂的社区区域之一,为了做到多网合一和社区全覆盖,缩小管理范围,建兴巷社区按照自己社区的特点,将本区域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居民小区、出租大院等划分为三个网格,即:第一网格为楼寓式,第二网格为单位自管式,第三网格为房主管理式,并按照一格多员的人员设置,每个网格中设置一名网格管理员、一名网格监督员、一名矛盾纠纷协调员、一名信息采集员、一名群众事务代办员。
据宋海萍介绍,社区的网格工作人员上任的首个任务就是摸清自己辖区内居民的“家底”,无论是流动人口还是常住人员,各家各户的成员情况、是否有残疾人、病人,是否有人失业等与社区管理有关的信息都要搜集到位。通过平日家长里短的聊天、走访,网格工作人员对于自己辖区内的困难居民及新问题都能及时发现并上报,变过去居民上门反映问题为责任人主动到网格收集问题,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网格工作人员通过走家串户,一方面收集社情民意,为群众排忧解难,一方面协调邻里关系,堵塞防范漏洞,化解矛盾纠纷,不仅充实了社区工作力量,也必将促进社区的稳定和平安。
针对流动人口较多,而且多数都以家庭租住式为主的实际,社区把流动人口较集中的区域划分为一个网格并以房主式管理为主,就是将每一个出租房屋的大院老板定位为网格负责人,负责人配合社区第一时间将租住的流动人口资料进行登记和上报,并将搬进和搬出的信息及时提供给社区工作人员进行资料的整理,使以往流动人口频繁流入与流出难管理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并且这样一来,使流动人口真正感受到了自己已融入到了社区,方便了社区的管理和排查,对社会矛盾也做到了“早发现、早掌握、早处理”,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王海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