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返乡创业前,刘毅曾经是米东区当地一位小有名气的手机经销商,2005年他以土地流转的方式从村里承包了300多亩的荒山。起初,他计划是把荒山上的树种起来,8至10年树木长成,他在此基础上建起一个特色农家乐。
当时,他赶着时间种树,每天发300多元工钱请村民们帮忙种树,有的村民拿着钱背地里议论“刘毅就是个傻子,种的树卖不掉,将来都是大家的柴火”。
听到这些话,刘毅曾经一度泄气,也曾怀疑自己的选择。
2011年一段时间,因为投入过大,他一度资金吃紧,不得不到银行贷款种树。
“我勤奋、努力,土地不会亏待我。”刘毅给自己打气,让他欣慰的是,乌鲁木齐城市建设为他迎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园林绿化单位一车一车地到地里购买苗木,合作社效益蒸蒸日上。
刘毅留了心,决定尝试发展绿化苗木。他说,乌鲁木齐加快城市绿化景观提升,在河滩路、红光山打造出了绿化风格整体统一的景观大道,在城区一些商住小区提高绿植的层次。
刘毅及时调整了种植品种。最初,他的合作社种植的仅有白榆树。如今,他应时而动,引进了很多品质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
“这几年,我种植的海棠树、沙枣、白蜡等价值比较高的绿化苗木被大量采购,让合作社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刘毅说。
2017年夏天,得知河滩路种植了1500多棵银杏树长势良好,刘毅也在自家的苗木基地培育了近万棵银杏苗木,加上之前已经长大的圆冠榆、长枝榆、裂叶榆、大叶榆、小叶白蜡、沙枣、海棠等树苗,刘毅所在的合作社可售卖的植物达到50万棵,为附近村民提供了50多个就业岗位。
在刘毅的带领下,到2017年,团结村发展起2000多亩的苗木种植基地,多数村民依靠种树在首府城区买了楼房、买了车。2017年6月,刘毅与朋友筹集了1500多万元资金,在村里闲置的土地上,开发建设出一座初具规模的现代农业产业园。
“乌鲁木齐大发展,让我迎来了发展机遇,作为农民,我赶上了好时代。”刘毅说。
乌鲁木齐全面推进“树上山、水进城、煤变气、地变绿、天变蓝、城变美”,让刘毅兴奋了很久,更加坚定了他扩大合作社种树的决心。
“树上山、城变美,给我们合作社带来了机遇。”刘毅说,乌鲁木齐的荒山绿化需要更多的苗木,城变美,首府城市环境整体提升,必然会大规模种植优质的树木花草,只要合作社转变产品结构培育品质优良的花卉苗木,我们就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机。
杨苏生 邓仁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