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连明 王英
助力果农销梨,卖难不再发愁
董正富是安徽奉贤商会的常务副会长,在奉贤工作生活已有20多年。庄行镇是奉贤区的农业大镇,盛产上海蜜梨、优质大米等优质农产品,尤其是上海庄行蜜梨,具有“皮薄、汁多、味甜、核小”等优点,获全国农产品地理保护标志,是庄行“八宝”之一。
每当董正富看到有的果农辛辛苦苦种出来的蜜梨等农产品卖不出去,即使卖出去但没有卖到好价钿时,他心里很不好受。2018年,是上海庄行蜜梨的丰产年,有的果农因缺乏销路烂掉了不少蜜梨,董正富心里想着要为果农做点什么。2019年初,董正富在所在的吕桥村干部的帮助下,联络一部分乡贤,做出了一个决定:利用做工程积累的资金,组建一个农产品销售合作社。3月,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上海奉贤庄行米犁小镇农业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董正富任理事长。接着,他走村串户访果农,详细了解蜜梨等农产品在销售中遇到的各种情况,听取意见建议。7月18日,合作社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支持帮助下,召集30多户梨农召开产销见面会。会上,合作社向果农提出了把控蜜梨质量,与梨农签订销售协议的要求。同时,合作社在村党支部书记王纪英的帮助下,联络100多个企业开展蜜梨认购活动,进行订单销售,当场认购蜜梨20多万斤。
合作社采取统一包装设计,统一价格定位,统一媒体推广营销的方式,对上海庄行蜜梨从严品级把关。合作社还采取“果园”对“公园”的销售方式,在上海梦清园设立了零售点,每天销售量达2000余斤,让市区居民也吃到新鲜的庄行蜜梨。炎炎烈日下,王纪英带领村干部把合作社的1500箱蜜梨搬上货车,送到了村结对单位——上海电气风电集团。驻村指导员刘嘉敏也为合作社提供了销售新渠道。在销售旺季,合作社经常组织村民加班加点,对果农送来的蜜梨及时分拣和包装,利用电商及时送到客户手中。
自建基地,吸引客户,扩大销路
怎样才能吸引更多客户,了解和购买庄行的优质农产品,确保农户丰产丰收?这是董正富一直思考的问题。米犁小镇合作社成立以后,开设了米犁农产品展厅,以图文、实物标本等形式,展示庄行生产的优质农产品,有不少客户就是在展厅参观后才了解和喜欢上了这里的农产品。
受此启发,董正富向王纪英谈了建米犁农艺公园的想法,不但得到赞同,还帮助筹措建设资金,这使董正富信心倍增。说干就干,从去年冬季开始,在合作社北面流转土地150亩,作为农艺公园1期项目。在王纪英、董正富的陪同下,笔者在农艺公园转了一圈,这里空气清新,经营项目较多,有蜜梨种植基地、亲子活动基地等,将组织开展梨树、蔬菜认养活动,广泛普及农业知识。园内还有鱼塘用于养殖小龙虾,开展垂钓活动。还计划开展航空体验活动,长廊、小桥流水应有尽有,今年下半年可试开园。董正富说,通过2期、3期扩建,农艺公园将达到500亩规模,成为对接市区超市、社区、学校的新载体、新平台,从而扩大庄行农产品的销路。
今年,该合作社计划帮助果农销售优质蜜梨100万斤,以毎亩生产1500斤优质蜜梨计算,总计可为果农销售600多亩优质蜜梨。在蜜梨销售旺季的20天中,毎天要销售5万斤。为了实现这一销售预期,合作社已经与上海多家电商洽谈,建立比较稳定的销售渠道,并组建线上、线下两支营销团队。同时,还帮助农户销售冠以“董小梨”名称的生态米、土鸡蛋、农家散养鸡、葡萄、黄桃、时令蔬菜等。蜜梨成熟之前的梨农产销见面会和企业蜜梨认购会,将如期举行。合作社还计划建一定规模的冷库,以拉长农产品的销售周期。
敬老帮困献爱心,抗击疫情见行动
米犁小镇合作社不仅为农户提供农产品销售平台,还扶贫帮困献爱心。对少数困难果农采取最低保护价收梨。为了抗击台风,让果农减少损失,有时合作社做起了亏本“生意”。去年7月26日,合作社给奉贤区第二福利院送去150箱蜜梨,不仅送去了清凉,还让福利院的老人们感受到了暖暖的关怀。去年8月15日,合作社給吕桥村6个睦邻点的老人们送去了黄桃,老人们脸上笑开了花,心里甜滋滋的。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董正富看到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城管人员、基层干部、志愿者,白天黑夜,不惧风雨,很是辛苦,于是就把本来用于营销的1万斤大米捐赠給了政府有关部门。在理发店普遍关停后,许多一线防疫人员没能及时理发,于是,董正富就聘请了两名理发师到社区、派出所、村,轮流理发15天。在口罩普遍紧缺的情况下,他又托人买了1千多只口罩,赠送给防疫部门。在董正富看来,为抗击疫情尽自己一点微薄之力是应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