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7:农技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7年09月07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加强耕地地力建设的主要途径
  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采取工程措施,因地制宜增加田间工程,建设农田机耕道路,提高机械化操作能力,建设高标准田间排水沟、灌溉渠,完善田间配套工程,消除洪涝危害,降低地下水位,防止串灌、漫灌,实现排灌分家。

  大力加强有机肥建设

  推广秸秆还田,特别要推广稻草直接还田,严禁稻草焚烧。扩大绿肥种植面积,特别要扩大稻田冬季绿肥种植面积,增加土壤有机肥来源。大力推广使用商品有机肥,减少因化肥施用量过多而造成的面源污染。

  深耕改土与免耕栽培

  保证耕作层厚度,就是保证水稻生产发育所需的基本条件。对耕层厚度在16厘米以下的稻田要通过深耕逐渐加厚耕作层;对地下水位高不宜深耕的潜育化稻田要加深明沟的方式排除地下水位,通过免耕栽培等技术措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综合生产能力。

  水旱轮作

  要鼓励农民推广“稻-玉、稻-绿肥、稻-菜、稻-豆、菜-稻”的种植模式,改冬闲为冬种,发展冬季农业,定期实行水旱轮作、作物轮作。

  合理施肥,平衡土壤养分含量

  通过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确定耕地作物的最佳肥料配比,采取“测土-配方-配肥-供应-施肥指导”一条龙服务,将平衡施肥技术普及到广大农民中去,使作物吃上营养餐、健康餐,使土壤更健康、更有活力。侬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头条
   第A04版:观点
   第A05版:动态
   第A06版:农事
   第A07版:关注
   第A08版:新农村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热线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5版:新主体·解读
   第B06版:新主体·借鉴
   第B07版:农技
   第B08版:畜牧
水稻浅湿薄晒灌溉技术
毛豆细菌性斑点病
加强耕地地力建设的主要途径
加强果实采收后的梨园管理
桃树矮化密植的四大好处
怎样判断玉米是否到达最佳收获期
东方城乡报农技B07加强耕地地力建设的主要途径 2017-09-07 2 2017年09月0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