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社会都有人觉悟高,有人觉悟低,关键看底线,如果这个底线不断被突破,令人发指的事件屡屡出现,我们就应反省:是不是应培本固原,从更基础的工作抓起。
11月10日,广州地铁3号线上,某家长公然指使孩子在车厢角落大便,被微博曝光,引发轰动,网友们纷纷怒斥其家教缺失。
在公德方面缺乏敏感,并非新问题,从文物建筑上的“到此一游”,到街边的随地吐痰、随手乱扔垃圾,乃至网络上污秽不堪的用语,种种不拘小节积累起来,“大便弟”的出现恐怕是早晚的事。
值得深思的是:公德不臧,缺失的仅仅是家教吗?在场那么多人,为什么没人出面阻止?只要屎不拉在自己头上,就绝不出声,有了这样的心态,丑行怎能不招摇过市?
马丁·路德·金曾说过:“历史将会记录,在这个社会转型期,最大的悲剧不是坏人的嚣张,而是好人的过度沉默。”好社会需公德支撑,而维护公德要靠勇气。面对极端事件,单独追问人的素质是苍白的,而要深入思考:为什么我们会失去“仁勇”,“仁勇”的基础在哪里。
人不是天生就勇敢的,它建构在社会横向联系的基础之上,在传统社会中,家族、邻里、熟人就构成了这样的小环境,虽然它构建的正义是低水平的,带有小圈子错觉,但毕竟是一种约束力量。
但今天,太多人以不出头为智慧,以隐忍为修养,以明哲保身为信仰。当劣币横行时,良币必然被驱除出市场,肯站出来说话的,成了偏激、多事、找麻烦的异己分子,而能流泪、敢说谎的,反而成了道德典范。于是,公共生活便会一再被败坏。
任何社会都有人觉悟高,有人觉悟低,关键看底线,如果这个底线不断被突破,令人发指的事件屡屡出现,我们就应反省:是不是应培本固原,从更基础的工作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