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社区·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嘉定区江桥镇着力构建全民终身教育体系成效显著~~~
嘉定区江桥镇着力构建全民终身教育体系成效显著~~~
嘉定区江桥镇着力构建全民终身教育体系成效显著~~~
2012年11月16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嘉定区江桥镇着力构建全民终身教育体系成效显著
夯实学习型社区建设 打造社区文化品牌
? ■图为江桥镇太平村“读书读报社”的读报活动
  近年来,嘉定区江桥镇坚持构建全民终身教育体系,打造江桥论坛特色品牌,通过开展“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等一系列活动夯实学习型社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全镇社区居民年培训率均达到70%以上,该镇先后获得了“全国创建学习型家庭示范社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镇”以及“上海市学习型社区”等多项荣誉称号。

  扩大社区教育覆盖面

  营造全民终身学习氛围

  嘉定区江桥镇日前在全镇社区范围内,大力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第八届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的一系列学习活动。全镇从机关到学校、从居委到村委,各社区及单位纷纷行动起来,充分利用板报、画廊、电子屏、横幅、标语、广播等载体,广泛宣传“终身教育工作应当坚持政府主导,多方参与,资源共享,促进学习的方针”宗旨,树立“为了每一位市民的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创新服务理念,实实在在为江桥镇的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的成功举办,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江桥镇为此专门成立了由分管副镇长任组长、党委宣传委员任副组长,镇工会、教委、妇联、团委、文体中心、社区学校等单位作为成员组成的“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社区学校校长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学习活动周”各项工作的贯彻实施。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社区教育覆盖面,使社区不同文化层次、年龄层次的群体均可找到适合自己的培训内容,特别是下岗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新江桥人)、老年人群、残障人士等弱势人群。

  该镇的社区学校以及下属村社区企业学习点,已成为了市民百姓学习知识的殿堂,展示才华的舞台,共享快乐的家园,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市民参与到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队伍中来。

  以“八大工程”为抓手

  构建终身学习框架体系

  近年来,江桥镇以“八大工程”为抓手,为广大党员干部、社区居民群众开展学习活动,搭建了更广阔的学习平台,提供了更优质的教育服务,有力地促进了江桥社区终身学习框架体系的形成,极大地满足了社区各类人群的多元需求。

  党员干部素质提优工程 江桥镇的党校、成校、社区学校、老年学校,是四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组织架构,他们利用东方大讲坛教育平台,邀请专家教授到江桥授课,仅去年举办专题讲座有28场,参加者就达11200多人次。设定双周周六上午为全镇党员干部的远程教育学分制学习时间,通过理论讲学、典型介绍、远程教育等形式,每年安排20次集中学习。在镇党委领导带头下基层讲课的带动下,党校教师及镇宣讲团开展了立体式、全方位讲课,全年完成了200多场报告会,3万多名党员干部和群众接受了教育,受到了基层广大党员干部的欢迎与好评。

  成人文化学历提高工程 社区学校坚持与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电视大学、上海行政管理学校等中高等院校联合办学,分别举办本科、大专、中专等多层次的学历班。去年新招收中专学生45名,大专学生206名,本科学生88名。在成校就读的大、中专学员常年保持在1000名左右。

  职业技能岗位培训工程 在积极推进“学技术、促就业”岗位练兵工程中,该校一直与镇劳动保障服务所、工会、团委、妇联等部门联合开展计算机操作员、家政服务员、初级保育员、超市营业员、育婴师、中式点心师、治安协管员以及电焊工、水电工、绿化工、园艺工、管道工、铲车工等职业技能岗位培训。仅去年就举办了职业技能班20多个,培训学员1000多人,其中通过劳务部门推荐,每年为待业人员提供上岗机会约500个。

  老年学有所乐培训工程 随着老年教育各类培训活动的持续开展,一批由老年学员参加并组成的老年活动项目,在江桥社区遍地开花结果,并时常代表江桥镇参加市、区老年协会组织的各类展演与比赛。学员的征文、书法、绘画、摄影、手工编织等作品在比赛中屡屡获奖,学习排练的合唱、戏曲、健身操等在市、区、镇的多种场合和各类舞台上参演均取得了好成绩。

  残障人员关爱康复工程 他们充分发挥学校教师资源优势,联合镇民政部门,签约结对帮扶“阳光之家”。通过建立“阳光职业康复工场”和“怡乐家园”,联合开展基础性培训工作。为就业援助员开设养生系列课程,讲解《四季的食疗养生》、《经络养生》等内容,同时为文化水平低、劳动技能差、就业竞争力弱的残疾人提供劳动就业平台,为轻度精神病人提供心理咨询、康复培训,如为轻度残障人员开设电子商务、电脑初级操作、点心制作培训等课程,通过开展技能培训、简单劳动、康复训练等活动,使残障人员逐步走出家庭、融入社会。

  新江桥人(新村民)教育培训工程结合新江桥人(新村民)的生活、生产实际,该镇党、成校联合镇工会、妇联、团委、文广中心等部门,依托基层村、居委学习网点和阵地,周密部署,创新方法,采取多种途径,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教育活动。为新市民办理上海图书馆一卡通、举办沪语培训、畅想江桥—文艺创作培训班,开展舞蹈、演讲、编织等培训班;走进企业,以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做“知识型员工”为载体,广泛发动企业强化对外来务工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及从业技能培训。据统计,近2年来,全镇外来人员培训合计为10多万人次。教育培训成为新江桥人“六有”管理服务内容中的亮点之一。新江桥人“六有”即“居有定所(集中居住区‘新村民家园’)、业有岗位(都有固定的就业岗位)、学有课堂(新村民百姓学校)、话有地诉(新村民自己的组织)、事有人帮(新村民服务中心)、活动有条件(新村民活动中心)的新村民管理服务机制”。教育培训增强了新江桥人对江桥“第二故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居民公共文化教育工程 学校与文化体育服务中心以繁荣“社区先进文化”为目标,联结广大文艺、体育爱好者积极开展文化、科技、体育“三下乡”活动。去年累计开展文体活动100余次、大型展览12场、各类培训25次,居民参与近40万人次。尤其是江桥“异乡风采”主题活动,至今已是第十七届。

  市民养成教育培训工程 社区学校牵头成立100人组成的终身学习推进员队伍,协助镇宣传科开展各类宣讲活动。围绕公民道德、江桥的今后五年发展蓝图,以及《上海市终身学习促进条例》的学习贯彻等内容,联手开展“五进”(即进机关、进居委、进村委、进企业、进家庭)宣传活动。通过课堂宣讲、巡回演讲、论坛辩论、知识竞赛、网上测试等方式,精心设计安排各类活动方案,做到宣传到位全覆盖,深受基层百姓的欢迎。

  通讯员 蒯珊珊 记者 吴文明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本埠一周
   第A03版:娱乐现场
   第A04版:倾诉情感
   第A05版:初恋情感
   第A06版:影视艺林
   第A07版:民生综合
   第A08版:广告
   第B01版:东方社区周刊
   第B02版:社区·关注
   第B03版:社区·视点
   第B04版:社区·专题
   第B05版:社区·旅游
   第B06版:社区·浦东
   第B07版:社区·禁毒
   第B08版:社区·副刊
夯实学习型社区建设 打造社区文化品牌
枫林学习节 传文化 享健康
殷行社区志愿服务中心成立
东方城乡报社区·视点B03夯实学习型社区建设 打造社区文化品牌 2012-11-16 2 2012年11月1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