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宠物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03月07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衔蝉毛色白胜酥”的宋猫
  网络资料图

  □宋凯会

  在宋人笔下,猫的别称、寓意和象征意义丰富多样,在不同语境中的意象各不相同。

  比如“狸奴”——“猫,本狸属,故名狸奴”,揭示了狸-猫之间驯化的发展顺序,也体现出在演变过程中,主人对宠物的关爱逐渐加深,自愿称“奴”以表达亲密之情。

  又如“衔蝉”,其来源有多种说法,一方面猫有衔蝉行为;另一方面,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猫象征着美丽女性,衔蝉因此成为美丽的象征。

  此外,猫在夜间能够自如活动,因而被称为“衔烛”或“衔烛夜游”。其他别称还有“白雪姑”“黑虎”“鬼尼”“虎舅”“鼠将”“於菟”“女奴”等。

  宋猫品种

  宋代画作提供了关于猫品种的直观视觉依据,有助于深入了解当时的猫种类。

  根据文献记载和遗存绘画作品,宋代猫毛色繁多,名目奇异。品种主要有“四时好”“玳瑁斑”“乌云盖雪”“挂印拖枪”“金被银床”“雪里拖枪”“缠得过”“金簪插银瓶”等。

  以地域划分,主要有海州猫、楚州猫、简州猫、临清狮猫、安陆野猫、南澳歧尾猫、贺州囊狸、东海海狸等,带有浓重的区域色彩。

  除了本土猫外,诸多外来猫亦通过各种途径传入。古籍中不乏域外贡猫、外来猫的记载:“猫自番来者有金眼银眼,有一金一银”,同时还提到了“暹罗产狮猫”。《天南行记》记载,至正二十六年,安南国进贡中“有风狸一头”。

  宋猫角色

  宋代猫可以按照角色分为四大类:捕鼠猫、定时猫、药用猫及宠物猫,其中甚至透视着宋代社会结构。

  捕鼠猫

  《西山读书记》对猫捕鼠的过程进行了详尽而细腻的描绘:“猫之捕鼠,四足据地,首尾一直,目睛不瞬,心无他念,惟其不动,动则鼠无逃矣。”猫有类似于虎的捕食习性,常通过划地预测猎物位置,民间称之为“鼠卜”。宋代人对猫的习性有了相当程度的认识,并掌握了其独特的捕食技巧与行为习惯,从而能够更为有效地利用猫进行捕鼠。

  定时猫

  民间百姓通过猫眼来辨识时辰,“猫眼定时甚验”。有歌云:“子午线,卯酉圆,寅申巳亥银杏样,辰戌丑未侧如钱。”古人将猫眼视为钟表,认为猫的眼睛在早晨和傍晚时呈圆形,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变为细长,到了正午则如一线。这一颇具趣味的“计时”方式展现了他们日常生活之经验与敏锐观察力。据此,将一种宝石命名为猫眼石,其质地晶莹洁白,透明如猫眼。

  药用猫

  在宋代,猫是具有药用价值的动物。《溥济方》中提到,猫儿头上的毛可用于治疗鼻擦破伤,将其煎碎后混合唾液敷用。《大观本草》则记载了乌猫屎可治疗小儿疟疾。《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认为,猫粪烧灰后服用可治疗齁哮痰咳。

  宠物猫

  早期人们饲猫的初衷多为防治鼠患,更重视猫的功用性;而在饲养的过程中,人与猫之间逐渐产生更多情感上的依赖。宋墓曾出土的家猫骨骼未发现人为痕迹,为特意放置的饲宠,是人们为培养生活伴侣或寄托生活情趣而畜养的。

  古今名贤,有猫癖者多矣,与一般民家求其“却鼠”不同,皇家贵族养猫则多作为休闲生活中的私宠伴侣,宠物猫多为狮猫,“形色丰美可珍,惟耽慵逸,不能捕鼠”“狮猫身大,长毛蓬尾”,特见贵爱。古人甚至认为“梦狮猫,为丰亨久安之象”。宋孝宗为刁光《蜂蝶戏猫图》题“白泽形容玉兔毛,纷纷鼠辈命难逃”,文中用“白泽”“兔毛”形容猫,可以推断出图中猫咪的毛发光泽亮丽,养护得当,应为一只“狮猫”。

  随着养猫风的兴起,宠物猫饲养逐渐普及,广大民众尤其是文人阶层,多选择养猫作为精神寄托。诸多文人因老鼠侵蚀书籍及物品,导致夜晚难以入眠,饱受鼠患之扰。他们往往将猫视为守护书籍的得力助手,甚至通过诗歌表达对老鼠的忧虑以及对猫护书的感激之情,猫被赋予了更多的正面形象和寓意。

  家中无猫者通过向其他人乞猫来捕鼠,由此衍生出了乞猫现象。这一现象进一步推动了乞猫诗的兴盛。许多文人雅士通过诗词来表达他们对生活、自然和动物的感悟和热爱,而乞猫诗作为他们情感表达的重要载体,更显得生活气息浓厚,情感色彩丰富。如黄庭坚《乞猫》:“秋来鼠辈欺猫死,窥瓮翻盘搅夜眠。闻道狸奴将数子,买鱼穿柳聘衔蝉。”周紫芝《次韵苏如圭乞猫》:“饥鼠窜旁舍,不复劳驱除。何为走老黥,贯鱼乞狸奴。”曾几《乞猫二首·其一》:“春来鼠壤有余蔬,乞得猫奴亦已无。青蒻裹盐仍裹茗,烦君为致小於菟。”这些乞猫诗通过描绘猫的形态、习性、性格等特点,表达对猫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还刻画与猫相处的场景,展现出人猫之间的亲密关系。

  宋代“猫市”

  在宋代,并未设立专门针对猫的交易市场,然而相国寺内的万姓交易市场已有商贩从事猫的买卖。“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大三门上皆是飞禽猫犬之类,珍禽奇兽,无所不有”。

  宋人认为单胎猫更为贵,更受欢迎,双胎猫则较为便宜,一胎四子的猫被称为抬轿猫,价格较低。若四子中有两子存活,则被视为佳品。

  随着养猫市场需求旺盛,与猫相关的手工艺品市场亦逐渐繁荣,例如猫粮买卖,《东京梦华录》载有临安市场“养猫则供猫食并小鱼”,“卖生鱼则用浅抱桶,以柳叶间串,清水中浸,或循街出卖”,所以聘猫时人们大都“买鱼穿柳”。诸如“猫窝、猫鱼、售猫崽、改良猫犬”等一系列行业皆可见于当时。此外,还有一种专门用于捕鼠的器具,名为“竹猫儿”,实为竹制器具,用以捕捉老鼠。这些行业的兴起皆源于当时养猫风气的盛行。

  (来源:澎湃新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专题
   第03版:综合
   第04版:区域
   第05版:治理
   第06版:绿野
   第07版:科普
   第08版:宠物
狗狗可以吃猪肝吗?
“衔蝉毛色白胜酥”的宋猫
东方城乡报宠物08“衔蝉毛色白胜酥”的宋猫 2025-03-07 2 2025年03月0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