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03月07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乡村振兴 巾帼有为

  从田间地头到国际社区,从科技创新到文化传承,乡村发展的路上,她们是追梦者,也是筑梦人。值此“三八”国际妇女节到来之际,让我们走近这些乡村振兴的“她力量”,聆听她们的故事,感受她们的魅力。

  张洁

  (上海弘辉种业有限公司)

  她是“新农人”的典范,也是水稻种业的革新者。她创立水稻研发中心,主攻三系杂交水稻育种,在科研道路上披荆斩棘,培育出多个优质水稻品种,推动“花优14”等高产制种技术突破,种业成果覆盖上海70%以上的杂交稻田。她积极推广农业科技,带动农户增收30%以上,让更多人受益。

  范冬英

  (上海松昆农产品专业合作社)

  她是松江稻田里的“铁娘子”,是从“困难户”逆袭成金牌主理人的巾帼农场主,也是截至目前,松江大米地理标志授权生产者中唯一的女性代表。她独创“鸭稻共生+机械深耕+人工拔除”治理法,创新“分批次加工”仓储模式,跨界开发松江米粽、八宝饭等深加工产品,用一粒米撬动种植、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升级,让松江大米焕发新生。

  唐敏

  (上海玖童农业专业合作社)

  当传统稻农还在埋头耕作时,这位现代农业女掌门已掀起一场“田间革命”:全程机械化生产提升效率、有机肥替代化肥实现生态平衡、智能灌溉系统与绿色防控技术构筑起智慧防线。在她的精心管理下,“美谷2号”稻米不仅以亩产1200斤的佳绩刷新产量,更以晶莹油润的米粒在2024长三角粳稻新优品种评比中摘得桂冠。

  张卫红

  (上海思瑶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

  她引进并推广26个新优品种,使番茄采收期延长至10个月,实现近乎全年供应市场,并带动13家种植基地增收致富。她推动番茄产业化联合体发展,使金山番茄种植面积增至2500亩次,年总产值突破6000万元。她积极推广“番茄+”模式,通过番茄节、采摘体验、直播推广等方式提升品牌影响力,推动番茄深加工产品研发,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夏勤华

  (上海勤阔果蔬专业合作社)

  作为上海市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带头人,她将“紫甜糯玉米”打造成奉贤农业的一张新名片。她深耕春菜种植,用大棚技术让马兰头、草头等时令蔬菜四季常鲜。在她的带领下,合作社不仅成为奉贤农业科技创新的标杆,更通过“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周边农民增收致富。

  宋荣耀

  (上海崇明木棉花开手工社)

  她耕耘,田野生金,她创新,乡村焕新。在非遗传承上,她拒绝粗制滥造,坚持定制化生产,耗时三年研究600余套土布纹样背后的“经纬密码”,推动土布工艺的数字化传承,她是崇明土布非遗传承人宋荣耀。从一间老旧仓库到如今人气火爆的手工社,宋荣耀用匠心打造出非遗文化与乡村文旅融合的新模式。

  卜立君

  (上海孙桥溢佳农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作为新时代的“新农人”,200亩现代农业园区是她探索科技与农业的广阔天地。从引进丹麦的LED植物补光灯,到建设智能温室系统,再到打造自己的品牌“番茄星球”,卜立君将现代农业与年轻化、品牌化相融合,让“粉精灵”番茄成为网红产品,也让设施农业走进更多人的视野。

  印刘琼

  (上海迹印果蔬专业合作社)

  她是乡村闲置农宅的“唤醒者”,将6栋老宅改造成五星级民宿集群,以“民宿+体育+农业”的跨界模式,打造出集住宿、餐饮、采摘、运动于一体的乡村文旅闭环,年接待游客超万人次,带动50余名乡村妇女就业。她提出“十年民宿集群计划”,结合政策扶持,带动村民通过租金分红、劳务增收,实现闲置农宅利用率提升40%。

  罗丹红

  (上海乡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从上海野生动物园到叮咚买菜再到驴妈妈平台,现在自主创业扎根青浦乡村,她带着二十年文旅积淀,精心打造了农商文旅融合服务平台——豆徕。这位“罗妈”用创意打破城乡次元壁——1亩稻田藏着农耕智慧、21门研学课程激活红色基因、AI实景直播助力民宿推广、40多个就业岗位让村民年均增收4万元。

  郏颖杰

  (上海惠和种业有限公司)

  90后的她不仅是“种二代”,更是我国种业国际化的推动者。怀揣着振兴民族种业的宏图伟志,她带领惠和种业不断创新,深耕种业领域,积极推动农业数字化,推广家庭园艺和农业科普,让农业真正走进千家万户,帮助贫困地区种植户提升收益。

  顾凤君

  (上海百蒂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从摆摊卖菜到打造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她用30年的坚守,让生菜、黄渡番茄等地产优质蔬果走进千家万户。她建立自营基地2000余亩,带动全国270余户农户增收,还设立净菜加工厂与冷链配送中心,构建起从田间到餐桌的高效供应链。她携手科研机构改良土壤、提升种植技术,让黄渡番茄焕发新生,成为沪上名品,“番茄姐姐”的名号响彻市场。

  苏慧敏

  (上海青耕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彭世菇业有限公司)

  她是乡村振兴的“跨界先锋”,通过跨界思维将单一的菌菇种植升级为集采摘、科普、研学、休闲于一体的综合农旅项目,并开创了林下经济的新模式。在她的带领下,“蘑幻森林”不仅成为国家三星级农旅休闲基地,还通过多级股份制让村民从劳动者成长为股东,带动5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张晓苓

  (上海睿婕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她用科技赋能传统养殖,让大闸蟹从“经验养殖”迈向“智慧养殖”,带领团队在550亩的蟹塘中推广智能化渔业设备、研制多功能浮动平台,让蟹塘的水质管理从“凭经验”变为“靠数据”,实现精准养殖。她是农文旅融合的“创新先锋”,以蟹为媒,打造“蟹逅营地”,让乡村成为城市人的诗与远方,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许静

  (上海木然蔬果专业合作社)

  她致力于建立健全从田间地头数据采集、到仓储物流数据追溯、再到客户反馈数据分析的全流程“云端”数据综合运用机制,积极对接区内、区外涉农领域的科研机构和投资机构,加强在农业科技方面的产学研合作。从木然农场到净菜工厂再到米粉工厂,她始终严守食品安全底线,保卫“舌尖上的安全”。

  陈星言

  (上海星叶农产品有限公司)

  她是上海市三八红旗手、领军型青年企业家,更是家门口的民间“外交使者”。作为闵行区华漕金丰国际社区发展促进会的会长,她心系国际社区,用爱融化边界,积极搭建华漕各界与国际社区邻里之间的桥梁,鼓励外籍居民参与社区建设,促进多元文化交流,共同将社区搭建成温暖的大村落。

  文字整理:见习记者 王珊 实习生 崔俊丽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专题
   第03版:综合
   第04版:区域
   第05版:治理
   第06版:绿野
   第07版:科普
   第08版:宠物
乡村振兴 巾帼有为
东方城乡报专题02乡村振兴 巾帼有为 2025-03-07 2 2025年03月0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