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新主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安徽潜山80后驻村书记和00后大学生搭档探村~~~
~~~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兵变身“新农人” 荒山种出“黄金果”

  □姚金波 黄秀文 陈雪儿

  前段时间,贵州省兴仁市人武部的官兵们准时出现在兴仁阿藏李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紧抓李子采摘高峰期助农增收。

  11年前,该合作社负责人王立胜从部队退役返乡,看着世居于此的布依同胞长期陷入“靠天吃饭天不下雨,靠地打粮粮不出苗”的困境,他陷入了沉思。

  “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深深刺痛着我,我是农民的儿子,阿藏村是生我养我的地方,一人富何以为富。”王立胜感叹道,那时我就决定放弃在外就业的机会,回来和乡亲一起,不管搞农产品也好,干养殖业也好,总要闯出一条路来,让乡亲们过上富足的生活。

  王立胜承诺有声,5年的军营磨砺,造就了他说干就干、不怕困难的品格。2014年,他自带资金外出考察调研,拜访农业专家,结合阿藏村土质气候等实际条件,确定引进种植核小、肉厚、脆甜的“清脆脱骨李”。

  “种植行业风险大、周期长,刚开始的时候,我也是摸着石头过河,担心会干砸。”为了避免损失扩大,王立胜决定自己先摸索出一条路来,有效果了,就带着乡亲们一起干。

  “第一批李子苗只种了80亩,经过3年的精心培育,亩产就能达4000余斤,加之上市比其他品种早,价格还优惠,亩收益可达1万余元。”王立胜开心地说道,看到收益不错,越来越多的乡亲们开始主动加入,更是带动周边10余个乡镇一同种植,“阿藏李子”的种植规模迅速增加到1万余亩。

  “今天收购商一早就把车开到我的李子基地,等着采收装车。今年我的李子基地已经采收了两次,这是最后一次采收,预估还有3万多斤的样子,今天应该能收完……”王立胜看着成片的果林对笔者说道。回望十年前的阿藏,山高坡陡谷深、水土流失严重,是一个不知名的“贫困村”,再看如今杂草荒山变身“金果林”,慕名而来的客商络绎不绝,为阿藏村带来了生机,也带来了财富。

  (来源:新华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关注
   第04版:倾诉
   第05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06版:新主体
   第07版:农技
   第08版:禁毒
用趣味视频为家乡带货
老兵变身“新农人” 荒山种出“黄金果”
东方城乡报新主体06老兵变身“新农人” 荒山种出“黄金果” 2024-06-27 2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