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一“赛”火百业兴~~~
2023年07月06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赛”火百业兴
体育多元功能助力中国乡村振兴
“村超”球迷加油方式层出不穷。 来源:中新网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体育大有可为。群众当家、政府服务,体育打头、文化助阵,近来一系列乡村体育赛事的成功,再次说明“大众体育+民族文化”的极大开发潜力——不仅直观推动当地产业和文化振兴,还有效助推人才、组织和生态振兴,也展现了当代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体育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是值得深入思考和深度剖析的社会经济事件。

  今年的端午假期,龙舟赛纷纷开锣,“村BA”“村超”火热开打,丰富多彩的文体赛事吸引众多人前往。据相关平台数据,在近期爆火的贵州“村超”比赛举办地榕江县,当地酒店订单同比增长超11倍;因龙舟漂移而备受关注的佛山,端午假期的酒店订单同比增长55%。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加入各类文体赛事活动的狂欢盛宴,纵情享受“传统”“土味”带来的快乐。

  办赛参赛“由民做主”

  体育文化助文旅产业红火

  “‘圆月弯刀’再现赛场,小瑞村球员任意球破门!”6月10日,贵州省榕江县的足球场上,伴随着充满激情的现场解说,一场“村超”比赛激烈进行。球场上,“鱼跃冲顶”“彩虹过人”等精彩动作频繁上演,观众喝彩连连;球场外,各村啦啦队队员身着民族盛装、肩挑土特产、载歌载舞,近5万人现场观看,氛围火热。网络直播吸引了近6000万人在线观看,榕江群众体育赛事的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全村人慷慨解囊,平均每人出20元,给我们凑齐了参赛经费。有乡亲们的支持,根本不需要动员,我们必须向前冲!”石世毕是古州镇车江二村足球队队长,他介绍,这支业余球队的队员来自各行各业,既有钢筋工、货车司机,也有教师、厨师、商贩。

  “村超”,是观众送给贵州榕江和美乡村足球超级联赛的美称。这项乡村体育赛事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从队伍组织、赛程安排到节目表演、奖励奖品,所有环节均由村民自发组织、自行决定、自行实施。当地政府则专注于干好赛场下的活,在场地、电力、通信、安保、环卫等方面,提供细致周到的后勤保障服务。

  “广泛参与是群众体育赛事的天然优势。”榕江县委副书记、县长徐勃介绍,“村超”搭建了一个全民参与的体育舞台。有的球员从省外返乡参加比赛,有的球迷白天提前赶来抢座位,各村的啦啦队也组织得井然有序。

  徐勃表示,乡村足球比赛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还带动县城及周边的经济发展,为群众增收开辟了新渠道。“赛事期间,体育场周边摆满临时摊位,为观众提供餐饮美食、农特产品……”以“村超”为平台,榕江县推广销售杨梅、罗汉果、青白茶等农特产品,累计销售额达835万元。

  “村超”扩大了榕江的知名度,火热的赛事形成了独特的吸引力,不少游客慕名前来。据初步统计,5月13日以来,榕江县累计接待游客42万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超1.3亿元。“乡村足球赛形成了辐射效应,体育文化助经济红火,促乡村振兴。”徐勃说,等赛事结束,县里准备邀请各地的足球队来榕江踢球,进一步推动“村超”赛事品牌持续发挥带动作用,助力乡村振兴。

  白天养鱼、晚上打球

  幸福生活更有滋味

  继“村BA”“村超”之后,被称为“村排”的海南九人制排球也走红网络。近日,2023年海南(文昌)乡镇排球联赛开打,场上精彩不断。

  这场排球联赛有来自文昌市、海口市、琼海市和澄迈县的20支乡镇男子排球队,参赛的球员有打鱼卖肉、种植瓜菜的农民,也有外出打工、上学的返乡青年等,年龄从15岁到59岁不等,赛场就是村里或镇里的排球场。

  来自会文镇的参赛队员符传致是一位当地村民,“白天养鱼、晚上打球”就是他的日常生活。他表示,海南乡村排球没有技法、专业的限制,“很自由,也很快乐”。只要不下雨,每个晚上,大家都会自发来到球场,或光脚或穿着拖鞋打一场球。

  海南乡村排球联赛的高人气,正来自当地浓厚的排球氛围。这项运动自20世纪初传入海南文昌,已有百余年的历史。

  不同于国际排球比赛的六人制排球,海南主要是九人排球。这种玩法由于场内人数的增加,战术与打法更多,比赛也就更加激烈有趣,大部分村民都能过上几招。

  在海南各地乡村,村民用两根竹竿、一张渔网,就可以支起一个“排球场”。椰林下、戏台旁、海滩边,几乎“村村有球场”。

  “文昌人爱打排球,即使农忙时节,只要有空闲,也会约上朋友打比赛。这已成为我们的日常休闲方式。”潭牛镇村民韩健说。文昌被誉为“排球之乡”,从老人到孩子,几乎都爱打排球。无论是在被椰树环绕的露天球场,还是搭起棚子的室内球场,总能看到练习球技或者火热比赛的情景。

  2020年11月2日,“国家体育训练南方基地——海南文昌·沙滩排球”正式揭牌。如今,基地常年安排国家沙滩排球队和全国各省份沙滩排球队的集训,还举办了各级各类有影响力的沙滩排球赛事。这座滨海小城,正因排球运动越来越为人所熟知。

  体育赛事的火热,也带动了文昌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近年来,文昌通过举办沙滩排球节等特色体育活动,不断促进体旅融合,带动体育消费。

  海南乡村振兴排球联赛、三亚村际排球联赛、“美丽乡村杯”九人制排球邀请赛、海口乡村排球联赛、定安县乡村排球联赛……各具特色的排球赛事,让当地群众对排球的热爱融入生活,幸福生活更有滋味。

  打造乡村宜居环境

  发展龙舟赛事经济带

  珠江三角洲腹地,河网纵横交错,鱼塘星罗棋布,赛龙舟历史悠久,深受当地群众欢迎。从农历四月初八开始至农历五月三十日,是当地龙舟月时间。今年,广州、佛山、东莞等城市在短视频平台登上热搜榜,爆火出圈,成了赛龙舟的“网红地”。

  笔者来到东莞市麻涌镇漳澎村龙舟广场,从龙舟广场一眼望去,宽阔的河道两岸,远处是一栋栋高耸的安居楼房。临河而建的船坞里,一艘长达62米、可载200多人的大型龙舟“冠杰飞龙”藏身其中。在麻涌,人们酷爱竞渡,“坊村一处一龙船,擘浪飞桡斗欲先”。

  发源于农村、振兴于农村的龙舟赛,迸发出让人赞叹的拼搏精神。东莞将其文化内涵、精神价值进一步总结发扬。2021年,中国共产党麻涌镇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提出要弘扬“团结拼搏、开拓争先”的麻涌龙舟精神。

  “团结拼搏、开拓争先”精神怎么弘扬?农民的精神风貌怎么提升?如何以赛龙舟活动为抓手,推动乡村振兴?

  “体育是文化的载体。以体育项目为抓手,可以同时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改造、生态环境建设和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麻涌镇漳澎村党委委员刘嘉荣说。

  “原来的河道比较脏乱,市镇推动‘特色精品示范村’建设,村里对‘一河两岸’景观进行了整体改造。”刘嘉荣介绍道,“我们结合水乡龙舟传统文化,建设龙舟文化公园和漳澎湿地公园,打造乡村宜居环境。”

  顺着刘嘉荣指的方向看去,改造项目对河道西侧原有的河堤进行加固,并设置了一条宽3米的沿河慢行步道,在原香蕉交易市场位置增设了龙舟观景看台;在河道东侧,现有居民房外侧设置了宽3米的景观栈道及景观亭,方便村民出行和休憩;围绕大型龙舟“冠杰飞龙”建造以龙舟文化为主题的广场,打造了特色景观;在靠水闸的洼地处,建设了特色湿地公园。

  经过整治,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提升,村民生活更加便利了。同时河道可以承载大型赛事,在沿河地区发展赛事经济带。

  东莞的龙舟比赛会一直持续到公历七月初。“漳澎村龙舟比赛在农历五月初九(6月26日)举办,村委会积极筹备,运动员也努力操练。”刘嘉荣介绍,“漳澎村龙舟队不仅要争取在比赛中获得好名次,为村里赢得荣誉,更要通过龙舟赛,将我们漳澎村‘一河两岸’建设的新风貌传播出去。”

  漳澎村是镇上推进赛龙舟项目的示范典型,麻涌镇自身也有很清晰的规划。

  “打造体育综合体是关键。”麻涌镇体育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谢柱强表示,“麻涌镇华阳湖国家湿地公园,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在建设时,就以承办高水平的龙舟赛为标准制定了详细规划。华阳湖国家湿地公园举行了两次顶级龙舟赛事——中华龙舟大赛。”

  2015年,中华龙舟大赛东莞麻涌站比赛在华阳湖国家湿地公园举行,共吸引了超过十万人次现场观赛。

  “通过赛事,一方面吸引观众前来观赛,带动镇上的文旅消费,另一方面,也打造区域性品牌。我们要争取成为高标准、更高质量、更国际化的赛事组织地区。”谢柱强说,最终目标不仅于此,而是指向了乡村振兴。

  行走广东多地,笔者深刻地感受到,龙舟赛是一场全民热情涌动的夏日盛典,无论是运动员还是组织者,都为赛龙舟倾注了大量精力。赛龙舟活动的根本魅力在哪?在于兼具传统文化和体育竞技之美,将文化认同与竞技精神融合,激发群众自主参与意识,提升了农民的精神风貌。在政府、市场、社会、农民合力推动下,赛龙舟将会发挥新时代文化使命作用,促进物质变精神和精神变物质的辩证统一。

  (来源: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网、农民日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浦东
   第04版:倾诉
   第05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06版:新主体
   第07版:农技
   第08版:治理
体育多元功能助力中国乡村振兴
东方城乡报要闻02体育多元功能助力中国乡村振兴 2023-07-06 2 2023年07月0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