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新主体·各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2年08月09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地方案例

  安徽:立法保护 生长期粮食作物

  近日,安徽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安徽省粮食作物生长期保护规定》,立法保护生长期粮食作物,防止违法割青毁粮等破坏粮食生产正常秩序的行为发生。根据安徽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实际情况,该规定明确,适用的粮食作物为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农民、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不得违法在耕地上开沟、挖塘、造林,损毁粮食作物,不得违法割青毁粮。工程建设单位做好工程开工建设与粮食生产茬口衔接,最大限度保障耕地种粮效益。

  重庆:投放全国首笔

  “乡村人居环境贷”

  近日,农行重庆分行投放了全国农行系统首笔“乡村人居环境贷”,助力彭水绍庆街道阿依河社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用金融“活水”助推当地人居环境换“新装”。据悉,中国农行率先推出“乡村人居环境贷”产品,农行重庆分行随即行动,与市乡村振兴局联动推进新产品落地推广,通过农行信贷支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补齐公共服务短板,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缩小城乡差距。

  浙江:十举措支持

  山区26县乡村全面振兴

  为缩小地区、城乡、收入三大差距,日前,浙江省委农办出台专项意见,统筹推进山区26县乡村全面振兴,构建“10项共性政策+26县个性清单”的支持机制,加快打造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标志性成果。此次浙江所推出的十项举措具体包括:农业“双强”赋能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引育结合加快农业全产业链建设、统筹资源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平台建设、多元打造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集成改革加快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赋权活权激活农民农村资产、加快推进美丽乡村与美丽经济共建共享、综合赋能农民多途径高质量就业、大力推进乡村振兴重大项目建设,以及推动组织振兴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贵州:持续推动

  非遗工坊建设

  近日,贵州省出台《关于持续推动非遗工坊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通知》,进一步推动贵州省非遗工坊(原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建设,加强民族传统手工艺保护和传承,促进就业增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非遗工坊,是指依托非遗代表性项目或传统手工艺,开展非遗保护传承,带动当地人群就地就近就业的各类经营主体和生产加工点。该《通知》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推进非遗工坊建设,支持有意愿的企业、合作社和带头人在脱贫地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设立非遗工坊。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调查
   第A03版:言论
   第A04版:动态
   第A05版:关注
   第A06版:信息
   第A07版:浦东
   第A08版:新农村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政策
   第B03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5版:新主体·解读
   第B06版:新主体·借鉴
   第B07版:农技
   第B08版:养殖
地方案例
内蒙古和林格尔县:盛乐古城的现代欢歌
西藏芒康:高原葡萄酒产业渐成“紫色名片”
东方城乡报新主体·各地B04地方案例 2022-08-09 2 2022年08月0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