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言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2年08月09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帮助青年毕业生投身乡村建设

  □刀微

  又是一年毕业季,2022届高校毕业生超过1000万人,高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青年是希望。引导他们投身基层,促进就业创业,让乡村发展迎来新机遇。

  帮助青年毕业生“到乡村、当主角”。青年毕业生是助力基层发展的中坚力量,能够将知识转化为基层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提高对在校大学生的吸引力,鼓励高校在校学生积极参与支农、扶贫等“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和择业观。鼓励青年毕业生去基层就业,通过大力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三支一扶”、特岗教师、“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实惠、机会和机遇,充分挖掘就业见习、社区工作者等岗位吸纳毕业生,为乡村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将技术带给农户、将医疗服务带给百姓、将知识传输给乡村学子。

  帮助青年毕业生“干中学、学中干”。乡村基层是青年毕业生练就过硬本领、成就自我的大舞台,“克服本领恐慌”需要青年毕业生上好基层实践课。首先需要组织培养,不断健全培养使用体系,“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通过加强技能培训、“老带新”传帮带机制、制定成长手册等,从提高“业务能力”向“综合能力”拓展,不断加强知识更新和理论提升,切实增强服务基层的能力素质,助力青年毕业生大胆实践。其次要自身努力,自觉在实践中学,虚心向群众学,在为群众办实事中锻炼品格、磨练意志、增加人生阅历、提升自我。

  帮助青年毕业生“留得住、有奔头”。引才是基础,留才是关键。“留人”更要“留心”,需要打好“待遇留人”+“事业留人”组合拳,使青年毕业生留得下、有奔头。可以采取提高待遇水平,建立薪资待遇、社会保障、激励机制、安家落户等保障,增强对青年毕业生的吸引力。重视对表现突出的优秀青年人才的培养,纳入后备人才库,完善发展机制,使其在基层工作有成就感和获得感。积极选树扎根基层、干事创业的优秀毕业生先进典型,适当进行表彰奖励,开展“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宣传活动,将青春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为引进人才提供归属感。

  (摘编自《红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调查
   第A03版:言论
   第A04版:动态
   第A05版:关注
   第A06版:信息
   第A07版:浦东
   第A08版:新农村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政策
   第B03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5版:新主体·解读
   第B06版:新主体·借鉴
   第B07版:农技
   第B08版:养殖
农业技术创新面临三大转型
补齐粮食安全的三个短板
每个乡镇干部都是“全科医生”
帮助青年毕业生投身乡村建设
东方城乡报言论A03帮助青年毕业生投身乡村建设 2022-08-09 2 2022年08月0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