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荔浦县因为一种芋头而出名,这种芋头个头很大,通常有二三斤重,名字就叫荔浦芋头。这芋头口感软糯香甜,油炸煮焖涮火锅,怎么做都好吃,乾隆时期就成了广西每年上贡的贡品。
跟很多荔浦农民一样,荔浦人王仁生2018年投身芋头产业。
不过,红极一时的荔浦芋头虽然种植面积发展得很大,农户中的种植意愿却越来越小。原来,种植荔浦芋头有个让人很头疼的问题:芋头种植需要吸收大量土壤中的营养元素,等到第二年再种时,土壤里已经没有足够的元素供给芋头生长,还把病原体留在了土里,必须轮作,这导致农民种植荔浦芋头的效益很难保障。很多农户改种好管理、利润更高的砂糖橘。可王仁生认为,荔浦芋头味道好,替代性低,可复制性也低。倘若解决了土壤问题,就一定能赚钱。
通过向有经验的芋头种植户和专家请教,王仁生找到了解决办法。一、高效轮作。用水稻轮作,防控土传病害。王仁生用50亩地种植芋头,另外50亩种植水稻。第二年交替轮作,既可以很好地利用和保持土壤中的养分,又不至于让荔浦芋头的产出一年有一年无。二、减少密度。别人一亩种2000多株芋头,王仁生只种1500株左右。密度小,空间大了,更有利于光照通风,而且土壤下面的根系也会长得比原来更远,吸收的养分也会更充足。三、增加施肥。王仁生把村里废弃的甘蔗渣和牛粪收集起来发酵,用作种植芋头的肥料。还在每亩水稻田里养了10只鸭子,鸭子的粪便是很好的有机肥,水稻田土壤肥沃了,第二年轮作荔浦芋头时,也有利于芋头的生长。
2019年3月,王仁生投入所有的积蓄90多万元,开始大规模种植荔浦芋头。11月底,荔浦芋头丰收了,一亩收了4000-5000斤芋头,其中大多数是3斤以上的,品相也好。王仁生满心欢喜。芋头卖得很顺利,让王仁生看到了财富的希望。
逢年过节,走亲访友,当地人喜欢买芋头送礼。王仁生意识到大个头的荔浦芋头会是一个商机。两个月后,王仁生找亲戚朋友借了150多万元钱,将规模又扩大了100多亩,王仁生对土壤悉心照料,增加施肥量,每亩地投入更多成本,只为种出大个芋头来。
2020年11月,大个芋头终于种出来了,最大的能有八九斤重。不少人听说王仁生种出了大个芋头,纷纷慕名而来,买回去送礼。可对于亩产5000多斤的荔浦芋头来说,靠送礼是销不掉的。怎么大批量把大芋头卖出去,是个问题。
别人种的芋头在市场上的卖价是6-8元一斤,王仁生种的芋头因成本高,他定价25元一斤。但当他去超市和农贸市场推销大个芋头时,均因价格高惨遭拒绝。
大芋头丰收了,却卖不出理想的价格,王仁生很着急。但王仁生对荔浦芋头很自信,他觉得荔浦芋头曾凭借美味的口感俘虏了乾隆的心,就一定也会俘虏如今消费者的心。于是他调整消费市场,请来了厨师,研究起荔浦芋头的菜肴,让大个芋头卖出好价格。
荔浦芋头在当地的吃法一般是清蒸、涮火锅、做成荔浦芋头扣肉等,王仁生觉得太单调,他要让芋头有更多的吃法,适合更多的消费者口味,这样有利于芋头的终端销售。王仁生研发出了全芋宴。尔后,他把目光投向了距离荔浦市100多公里的桂林市。
王仁生邀请了桂林市一些中高档酒店、餐厅的经理来芋头种植园参观,并请他们品尝全芋宴。尝过之后大家都很满意,并且主动跟王仁生达成合作。
除此之外,王仁生还主动找中高端领域做农产品的经销商联系,线上销售荔浦芋头,终于打响了自己的品牌知名度,让他的荔浦芋头卖到全国20多个省市。
2020年,王仁生的荔浦芋头、水稻以及鸭子合计年销售额达700多万元,他还给当地的农户提供芋头种、肥料,免费教技术,帮助销售,带动了60多户村民种荔浦芋头增收致富。
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