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
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
日前,河南省自然资源厅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对耕地“非农化”问题进行全面排查整改,进一步加大日常监管力度,坚决守牢耕地红线。通知要求,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按照河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坚决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部署要求,织密织细织牢耕地保护监管网络,严防死守、寸土不让,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粮田“非粮化”。确保在国土三调成果基础上认定的长期稳定耕地一亩也不能减少,确保现有永久基本农田一亩也不能被违法违规占用。对于国家允许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重大建设项目,要及时补划,确保永久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升。与此同时,河南省自然资源厅依托省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中心和厅电子政务中心,完善平台建设,建立常态化耕地“非农化”监测监管机制,定期提取耕地“非农化”疑似问题图斑,推送各地核查整改。建立由相关部门组成的工作专班,采取定期通报和督察整改制度,将遏制耕地“非农化”工作落到实处。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同步建立相应工作专班,确保工作衔接到位。
海南
建成高标准农田
四百零九万亩
近年来,海南省通过多项创新机制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加速跑”,截至目前,已建成高标准农田409万亩。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设施实现了涝能排、旱能灌,粮食生产稳产、高产的目标。在资金保障方面,海南省一方面确保财政资金投入及时足额到位,2019年至2021年,海南全省累计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财政资金34.1亿元,建管投入逐年提高;另一方面,保障社会资金投资机制,在海口市探索“政府+企业”合作建设模式等,积极撬动社会资本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2020年11月,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已部署2021年度项目储备工作,通过“多规合一”信息平台查找出连片100亩以上的耕地近1.2万块约296万亩;分批向18个市县下放农田建设项目审批管理权限,指导市县落实农田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理顺项目管理机制,加大推进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