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新主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1年09月14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创新为农模式 提高服务水平

  □陆永明 翟晶

  嘉兴市南湖区绿农植保专业合作社位于南湖区大桥镇十八里村,成立于2007年5月,现有成员116户,注册资金76.39万元。合作社以农业社会化服务为主要经营业务,为农业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多层次、专业化服务,走出了一条具有南湖特色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新路子。

  为进一步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质量与水平,合作社先后投资260余万元建成集办公、培训、实验、农民之家等基础设施于一体的农业综合服务大楼。在农业机械方面,现拥有大、中、小型农业机械307台、16吨级谷物烘干机15台、882平方米育秧大棚1个、育秧流水线3条,为农户提供机耕、测土配方施肥、集中育秧、机械化插秧、晚稻统防统治、粮食烘干等全方位服务。

  合作社先后组建了各种类型的服务站(队)6个,下设有69人组成的12个作业组,基本形成覆盖全区各镇的“合作社—服务站(队)—作业组”三级服务网络。做到统一时间、统一配方、统一采购对口农药、统一人员、统一机械、统一防治的“六统一”服务。近年来,合作社完成统防统治面积37957亩,仅统防统治一项,每年为农户节省农药支出12元/亩,节工160元,减轻了成员及农户的负担。合作社按照“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的要求,每年组织作业人员开展机械理论、实际操作等培训,不断提高作业服务人员道德素质、业务素质与环保理念。合作社中165人通过考核,取得了相应的资格证书或操作证,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中坚力量。为更好地服务“三农”,切实解决服务“最后一公里”的瓶颈,合作社还成立了由农技、农资等专业人员组成的巡回农业生产服务队,定期走访农户,现场指导解决农业生产难题。

  合作社在托管土地上,采取清洁生产,落实秸秆100%还田、多施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和少施化肥等环保措施,通过测土配方等科学、精准施肥手段,化肥利用率达45%以上,比常规施用提高约8个百分点,作物化肥利用率显著提高。同时,合作社承担了南湖区秸秆还田深翻工作,减少农户焚烧现象,秸秆成为有机肥料。

  近年来,合作社注重利用托管服务所积累的资金、技术、人脉等资源,开展稻米等农产品加工购销服务,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品牌化经营。2018年,合作社与托管农户签订晚稻收购合同,根据晚稻品质差别化定价,收购价一般比市场价高出0.2元/千克,农户亩均增收120元左右。共收购优质晚稻谷1730吨,加工成“绿农”品牌大米销售,解决了部分农民卖粮难问题,带动地方农民增产增收,同时也为市场提供了优质大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特稿
   第A03版:言论
   第A04版:关注
   第A05版:动态
   第A06版:信息
   第A07版:浦东
   第A08版:新农村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政策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5版:新主体·解读
   第B06版:新主体·借鉴
   第B07版:农技
   第B08版:养殖
精准农业让合作社成为更出色的“农保姆”
创新为农模式 提高服务水平
东方城乡报新主体B03创新为农模式 提高服务水平 2021-09-14 2 2021年09月1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