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新主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1年04月06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河北食用菌产业撑起群众“致富伞”

  □王士波

  2020年,河北栽种鲜食用菌总产量达到318万吨,同比增长17.7%,辐射带动50万农民受益,小蘑菇已成为由脱贫攻坚转向乡村振兴的“致富菇”。

  近年来,河北省委、省政府把食用菌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贫困地区脱贫的重要产业,先后出台促进食用菌产业快速健康发展、食用菌产业扶贫行动等政策扶持文件,大力开展食用菌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支持,渠道畅通,强力推动了全省食用菌产业发展。2020年,河北越夏食用菌入选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为河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新动力。截至目前,全省统筹财政资金5亿多元,引导社会资本22亿元,推动了全省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壮大。各省直部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统筹资源向食用菌产业集中倾斜,进一步厚植了全省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土壤。

  为全面提升食用菌质量效益和产业竞争力,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两品一标”认证,全省通过绿色认证面积9350亩,认证产量60125吨。大力开展品牌提升行动,全省注册食用菌商标达到135个,省级名牌产品达到30个,培育了“平泉香菇”“阜平老香菇”“遵化香菇”等区域公用品牌和“森源”“瀑河源”等企业品牌。平泉香菇”被评为首批河北省十佳名优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此外,在科技支撑方面,全省建立了30多个食用菌产业科技平台,并于2013年在全国率先组建了食用菌现代产业技术体系省级创新团队,形成了一支广覆盖、高层次、勇创新的“智库专家团”,成为河北省食用菌产业科技发展的中坚力量。各食用菌种植大县也与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实现了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为河北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引擎。

  产业兴旺离不开龙头企业带动,目前,河北省共培育规模以上食用菌龙头企业达320家,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300多家,省级示范农业产业化联合体6家,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3.97万户。建立了“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利益联结机制、订单农业利益联结机制、股份合作利益分享机制、“一地生四金”模式,农民由原来单纯“卖菜”,变成租金、股金、薪金、现金“四金”收入,让全民共享发展红利。平泉“零成本”生产、“零风险”经营、“零距离”就业的“三零”产业扶贫模式和阜平“六位一体六统一分”现代食用菌产业经营模式,形成企业和农户的利益共同体。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特稿
   第A03版:言论
   第A04版:关注
   第A05版:动态
   第A06版:信息
   第A07版:浦东
   第A08版:走村镇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政策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5版:新主体·解读
   第B06版:新主体·借鉴
   第B07版:农技
   第B08版:养殖
灵活经营让小农场创造大效益
河北食用菌产业撑起群众“致富伞”
东方城乡报新主体B03河北食用菌产业撑起群众“致富伞” 2021-04-06 2 2021年04月0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