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新主体·借鉴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1年03月30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俄罗斯、以色列等国家怎么建设农业科技园区的?

  国外发展现代化农业起步较早,在20世纪70年代,以色列、日本、新加坡和美国逐渐建立起各类农业科技园区。目前国外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已积累大量成功经验,处于规范发展阶段,在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方面对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应用现代高科技技术

  园区整体效益良好

  国外农业科技园区利用先进的现代高科技技术,效果良好。

  俄罗斯农业科技园区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应用到农业中,在卫星导航下,农民驾驶拖拉机可以在田间精确作业,误差在2厘米以内,与未利用卫星定位系统相比,粮食产量提高了1.5倍。

  美国农业科技园区目前对物联网的利用率高达80%,园区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动态、精确地掌握农作物病虫害、畜禽疾病等信息,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不仅能节省时间和资金,还可以将农药使用量降到最低。

  以色列农业科技园区的科技水平较高,在植物栽培温室区域,相关技术人员可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灌溉、施肥、温度等进行控制和管理,有效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在蔬菜种植区域,水肥浇灌可以由智能化设备来自动控制,水量控制、水肥和农药的配置比例,均由终端自动控制系统负责。在以色列农业科技园区中,水肥一体技术极大提高了水肥利用率,将此技术运用到农作物栽培方面,水的利用率可以提高40%至60%,肥料利用率可以提高30%至50%。

  无公害农业生产方式,支持绿色农业发展

  新加坡农业科技园区内的成春农场,致力于打造尖端绿色农业基地,聘请国内外农业技术专家,推广、应用全球最新农业科技,发展健康无害的农业。成春农场使用气耕法种植蔬菜,在装有空调的温室内,将植物根部完全暴露在空气中,每隔5分钟喷洒富含肥料和营养物质冷水,且冷水是以雾水的形式喷洒,无需农药。利用气耕法来种植蔬菜,不仅蔬菜富有营养,而且质量安全得到极大保障。

  以色列农业科技园区在种植粮食时,在拖拉机上配备了计算机和自动装置,可以实现从犁地到收割一体化作业,并以最小化的成本提高操作速度,降低燃料消耗。

  意大利农业科技园区,利用电脑来控制鸡舍,既节省人力,又提高了对土地的利用和产量,更能解决农场释放异味、鸡粪污染环境等问题,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

  农民组织化程度高

  促进园区规模化发展

  国外部分农业科技园区通过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进而提高农业生产的产业化、专业化和集约化水平,促进农业科技园区向规模化方向发展。

  美国农业科技园区是由州农学院来负责农业开发、宣传和相关培训。同时,由约4500个非营利性合作社提供信贷、加工、销售以及储运服务。在美国农业科技园区的运行中,呈现出“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科技园区”的组织模式。

  以色列农业科技园区采用“莫沙夫模式”,加入莫沙夫的成员互相帮助,服从于集体利益,在示范农场的运行中,逐渐形成了“家庭农户+莫沙夫+示范农场”的模式。由于农民组织化程度较高,园区发展日益规模化。

  资源利用充分

  带动特色农业发展

  国外农业科技园区有效利用了当地特色资源,走特色化农业之路,成效较好。

  美国政府对于各种农作物产业带作出了科学、系统的规划,90%的农场严格依照产业带划分,只种植一种特定的农作物,而各个农业科技园区在技术推广时,将精准农业作为推广主体。

  新加坡农业科技园区根据当地都市农业地少人多的显著特征,近年来大力推行当地特色农业。新加坡农业科技园区主要发展观赏用的热带鱼、胡姬花和卓锦万代兰等,每年的平均出口值超过6000万美元。

  郁金香是荷兰的国花,荷兰建设了大约3500家观光型科技园。其中发展较好的是哥肯霍夫花卉园,主要种植郁金香,每年3月至5月郁金香节期间,吸引各地游客超过100万人,每年仅门票收入就超过2000万欧元。

  国外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为促进农业科技园区向多元化发展,相关部门应根据不同区域园区需求多样化的现状,探索出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综合型经营模式。分析现有经营模式的优缺点,包括合作社带动型、集团化发展型以及产供销一体化经营等模式。并发挥科技型龙头企业的经营主体作用,构建“龙头企业+合作总社+合作分社+基地+农户”的综合型经营模式。通过优惠政策吸引各方积极参与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和经营活动,并运用入股形式开发农业科技园区,包括设备、资金、技术、信息入股。同时,农户可以选择成为园区工人,也可采取带地入股方式,成为园区经营者和管理者,推动园区建设的不断完善。此外,农户也可以采取租赁反包的方式,将园区内的一部分土地独自承包,充分发挥园区优势,采用园区内先进的技术作为指导,开展农业生产、经营。总而言之,采取以上具有综合特征的经营模式,能够推进我国农业科技园区朝多元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应以打造智慧生态农业为目标,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精准农业技术,实现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各环节的智能化管理,培育绿色农产品。园区管理者应建立园区农业物联网网络体系,运用无线网络、感知、控制、GIS等技术,对园区土壤、水分分布、苗情、病虫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与控制,并对园区种植产品所有环节信息进行收集、传输、管理与控制。同时,通过物联网、云技术,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数据提取、分析和评估,进而为农业生产者、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和可行处理方案。此外,采用RFID技术、条形码技术,对园区农产品信息进行记录、监督。根据作物特征和地域差异,有效调整相应数据信息,实现园区农产品生产监管的智能化,推动园区农业生态、绿色、高效发展。富通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调查
   第A03版:言论
   第A04版:关注
   第A05版:动态
   第A06版:信息
   第A07版:浦东
   第A08版:走村镇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政策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5版:新主体·解读
   第B06版:新主体·借鉴
   第B07版:农技
   第B08版:养殖
异域传真
俄罗斯、以色列等国家怎么建设农业科技园区的?
彝族小伙为山旮旯里的核桃之乡拼出一个“山货王国”
东方城乡报新主体·借鉴B06俄罗斯、以色列等国家怎么建设农业科技园区的? 2021-03-30 2 2021年03月3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