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信息化“大脑”掌控猪场 数据化“档案”实施管护~~~
信息化“大脑”掌控猪场 数据化“档案”实施管护~~~
信息化“大脑”掌控猪场 数据化“档案”实施管护~~~
2019年08月27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信息化“大脑”掌控猪场 数据化“档案”实施管护
新农公司信息时代抓“猪”机遇
  □通讯员 李谆谆 记者 贾佳

  在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养猪业早已不是“喂猪食、扫猪圈”的传统作业方式,不久前,记者来到上海新农饲料股份有限公司,探访了解可通过视频“查房”、“云端”数据管护的“智慧养猪”模式。

  新农公司的总部,坐落在距离松江城区不远的写字楼里,技术和管理人员在这里办公,虽然离养殖基地较远,但通过信息化系统控制,这里如同“大脑中枢”,可以精准掌控每个猪场里的“一举一动”。

  “千里眼”查房 会诊疑难杂症

  据了解,新农管理的猪场均采取封闭式管理,除了经过隔离、消毒系列程序后的养殖人员,其余人员不能随意进入。总部技术管理人员要掌握猪场情况,可以借助“千里眼”的帮助,新农信息部总监方超君介绍:“每个猪圈都装有全景摄像头,生猪从出生、成长到输送环节都有视频监控。”如此,猪圈的“查房”工作变得简单,工作人员只需点点鼠标,就能及时发现各个猪圈内的情况,遇到“疑难杂症”还可联合养殖员、技术人员、专家召开视频会议,可视化“会诊”难题。

  相比单凭现场养殖人员的“临床”经验,有了总部技术人员参与的“查房”和“会诊”,更有利于及时研判问题,对症下药。之前该公司某猪场曾发现有多头猪出现倒地、四肢抽搐的神经系统症状,总部的防控小组根据视频图像,直观掌握现场情况后,结合生猪日龄、体重、免疫保健程序等情况,判定该批猪是因“猪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典型神经症状,马上下达了防治及用药方案,成功控制了疫情的扩散。方超军介绍,不少常见疾病如控制不当或不及时,可造成3%~4%的死亡率,甚至可造成年经济损失约200万元。

  云端数据管护 寻求更优配种

  除了视频“查房”,新农的信息化系统还能通过“云端”数据对生猪实施管护。“每一头猪从出生起就拥有了自己的档案。”方超军介绍说,猪的增长速度、疾病防治、繁殖性能等数据,都会被采集并录入上传到“云端”。

  技术人员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养殖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该公司某猪场一批生猪曾出现“脐疝”遗传缺陷。场内随即调取产房仔猪的“脐疝”发生情况,并追踪父母代的信息,将所有个体的父母代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有一只公猪血统配种的后代每窝都存在“脐疝”这种遗传缺陷。随后猪场将该血统的公猪停止配种,并将该血统的公猪配种的后代全部转为育肥猪,降低了整个种猪群体出现“脐疝”遗传缺陷的比例。“及时控制后,为猪场避免了可能发生的大额经济损失。”方超君算了一笔账,如果该猪场每年出栏2万头猪,控制一头缺陷公猪,可以减少400头缺陷生猪数量,按一头500元的价格,就可减少20万元的经济损失。

  育良种是养殖的基础。“下一步还将完善育种数据库,通过数据分析找到最优母种猪组合,使优异性能传递,从而培育最优仔猪。”方超君表示,同时还将建立疾病应急预案,更好地进行疫情净化。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特稿
   第A03版:言论
   第A04版:人物
   第A05版:关注
   第A06版:动态
   第A07版:浦东
   第A08版:专题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热线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5版:新主体·解读
   第B06版:新主体·借鉴
   第B07版:农技
   第B08版:政策
把脉上海葡萄产业高质量发展
新农公司信息时代抓“猪”机遇
“百县百品”入沪与上海市场精准对接
东方城乡报关注A05新农公司信息时代抓“猪”机遇 2019-08-27 2 2019年08月2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