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祈
2020年,在奉贤区总工会的牵头下,奉贤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钱非凡在资福村成立“非凡劳模工作室”,以钱非凡为首,奉贤区农技中心工作人员充分发挥劳模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不断推动工作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转化创新成果,通过技术指导和创新项目下沉,使资福村的水稻产量更高、品质更优,不断将“美谷2号”等本地优质稻做强做大。在资福村,“双联双进”的党建实践产出了丰厚的果实。
好品种带动稻米产业优化
说起工作室近几年的成果,钱非凡谦虚地表示:“我们只是提供了一些技术指导和渠道拓展上的帮助,更主要的是资福村自己工作的成果。”
在记者看来,有如今的成绩,其实离不开双方共同的努力。从与资福村结对开始,工作室就与金资粮食专业合作社展开紧密的合作,调优种植结构,种植“松早香”“申优28”“彩色稻”等优质品种,去年,工作室又把最新审定的奉贤区首个本土优质稻品种“美谷2号”带到了资福村,由金资粮食专业合作社进行种植、销售。对于资福村而言,有了人才、技术的支持,引进了良种,剩下的就是不断实践探索了,而金资粮食专业合作社的成立便是探索之一。
金资粮食专业合作社是资福村成立的,金汇镇首家土地股份制改革农民合作社,该合作社由农民升级当“股东”,18名村民小组长(小组代表)及资福经济合作社共同以土地入股,采取“支部+党员+群众”的新模式,与8名“田管家”签订责任合同,负责种植、管理、收割,实行定产到亩,同时健全管理监督机制,由村议事会成员从春种到秋收全程跟进,合作社每年支付保底分红。
记者在村里看到,合作社的办公室就设在村委会,合作社内大大小小的事村民都能一览无余,这让合作社的管理更加透明。
要增加收益,首先便是要改良品种,为何选择“美谷2号”?除了因为这是奉贤区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水稻品种外,还因其自身优势,区农技中心粮油科科长王华向记者介绍,“美谷2号”植株不高,抗倒伏性和抗病性较强,易于种植和管理,产量稳定,产出的大米晶莹饱满,煮出的米饭软糯可口,香气十足,市场也比较认可。
2021年,“美谷2号”在资福村试种了40亩,反响良好,于是,这一新品种2022年的种植规模扩大到1450亩,为村里的农业结构优化和农民增收作出了巨大贡献,成为资福村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保障。
党建结对带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过去,村里种植水稻,种的是老品种,用的是“土办法”,全凭经验,产量不够稳定,质量也不算出色,所以卖出的稻谷价格低廉,收入也一直不高。而自从与工作室结对以来,村里的水稻种植就得到了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全程指导和帮助,管理水平得到了质的提升,产量也随之“水涨船高”,资福村党总支书记朱云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合作社种植水稻1819亩,其中“美谷2号”1450亩,截至今年11月,已卖出和已被预订的大米超过200吨,去年卖稻谷,每亩收入不到1300元,而今年卖大米,每亩的收入提高到4080元,收入的显著提高让朱云感到欣喜,也对工作室几年来的指导和帮助感激不已。
“美谷2号”的优异表现,也证明了这一水稻新品种能切实为奉贤区的水稻种植结构优化和农业产业发展作出贡献。在资福村的一处试验田,工作人员就向记者展示了不同水肥条件下的水稻生长情况。土肥、植保、栽培……奉贤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各科室在钱非凡的带领下,时常到资福村进行技术指导,保障其农业生产及后续管理的高水平,“非凡劳模工作室”这一党建结对的成果正持续显现。而资福村也同时为该中心提供了一处技术试验和推广的场所,让技术得以真正实现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作出贡献。
除了水稻新品种在资福村的种植和销售效果显著以外,工作室还与资福村协同探索“水稻+中草药”的种植模式,优化粮食作物的种植茬口模式;引进甜糯玉米、水果玉米、大球盖菇、“皇家一号”南瓜等20余种优质果蔬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