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热帖】
@吴林斌:古人追求“仁心”,也就是恻隐之心,是一种善良的体现。无论是何种社会形态、何时何地,这份“仁心”都值得提倡。潘在芳在有能力的前提下,尽可能给困难人群多一些帮助,让社会多了一份温暖。随着“小善心”“小善举”越来越多,社会才会“化戾气为祥和”。
@常山:人间有爱,而这份爱无需大声喧哗。自古以来,中国人都很爱面子,爱心本为功德无量的好事,捐助人“爱面子”,希望自己的付出有更多人知道,受益人也“爱面子”,希望得到帮助的同时,不想被人知道自身的艰难处境。潘大姐此举做得好,好就好在既做了好事,又保全了他人的面子。
【综合观点】
贴出这则暖心告示的是一位叫潘在芳的超市女老板,独自经营这家超市已有4年的时间。这则告示很暖心,而促使她贴出这则告示的,却是一些让人动容的故事。
这家超市靠近医院,平时来光顾的病人家属较多,久而久之,潘在芳注意到一些病人家属购物时不是神情凝重,就是只挑最便宜的商品买。这其中有患了鼻咽癌的儿子,与父亲两人只舍得喝一瓶饮料;有60多岁的病人家属询问“有没有过期食品”,正是基于对这些困难人群最朴素的同情心,这位女老板开始做善事,并且上了“瘾”。
无论是急人之所急,为病人家属免费提供很难买到的冰袋;还是贴出暖心告示,告诉人们“如果你真有需要,请你小声告诉我”,潘在芳做善事不仅考虑问题极为周到细腻,也很顾及他人的面子和心理感受,而这无疑让义举发挥了最大的效力。
处于困境当中的人,也希望能够保持体面。这位老板接触的困难人群大多是患者和他们的家属,他们的心理更敏感脆弱,而“请你小声告诉我”,透露出她对受助者的理解与尊重,也让她的善举更纯粹。
不得不说这位超市女老板足够心地善良,正是因为这种善良的底色,才让她做好事的方式方法浸润了更多暖色。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反过来,以恰当的方式给予他人帮助,也让她获得了更多甜蜜的心理体验,做善事上瘾,就是这种心理体验的写照。相信这种愉悦也是一种超值享受,远远大于做好事所付出的代价。
来自陌生人的善意是人性馈赠的礼物,因为不可求,所以更显弥足珍贵。潘在芳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用自己的善良温暖了我们,也带给我们启示,不妨量力而行地回馈社会,“有能力的时候就去帮助他人”,善行义举就会得到传承,正能量就会被不断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