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提出,今后五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要高于6.5%,以确保2020年农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体现了农业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即通过发展现代农业,让农民有更多的、实实在在的获得,使他们能过上更加体面和更加有尊严的生活。增加农民收入,要进一步做好加减法。
从做加法角度讲,一是鼓励支持农民放在高附加值种养业,瞄准社会消费需求结构调整新趋势,生产安全健康、精细优质、价值含量高的农产品,实现效益最大化。二是积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利用新机制、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在产业联动中实现农业增值、农民增收。三是瞄准落后地区和贫困人口、瞄准农业薄弱环节,利用必要力量,不断增加农业投入,将农业农村发展的短板补上来。四是深化农业农村体制机制改革。
从做减法角度讲,一是积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镇)要在现有政策基础上,进一步降低农民进城门槛,为农民进城落户创造制度条件。只有实现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农业才会有更大的可能空间实现规模化经营。二是鼓励支持农民开展农业节本降耗。要从政策上支持农民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集约节约农业资源,科学配置劳动力、资本、技术和水土资源,通过创新降低农业经营成本,通过创新增加农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