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城市果园
该园主要种植三大精品葡萄品种,分别为“阳光玫瑰”“妮娜公主”及兼具药食功能的“马斯卡丁”。该园依托自建的葡萄种质资源圃,集成展示百余种新优特品种;凭借多年的科普教育经验,打造既能体验采摘之乐,又能品味香茗,寓教于乐的都市果园。
❷ 淳之文化陶瓷博物馆
该馆占地面积3748平方米,一楼设有公共展示互动区,提供陶艺制作体验,还依托数字互动技术,让观众能直观感受陶瓷文化的魅力。二楼展厅展示当代官窑瓷器、茶文化及艺术家作品,未来将陈列近千件各类瓷器及实用器具。
❸ 谷雨田鸢
该场所打造了一个线下主题文旅空间,在5亩土地上设计出梯田景观,提供自然氛围与视觉体验。该空间不仅作为餐厅,特邀外滩5号米其林餐厅提升餐食品质,更作为展示场景,提供咖啡、牛排、餐具等产品的线上销售渠道,让顾客延续美好体验。
❹ 乐隐谷农场
该农场将生态种植与自然教育相融合,以“乐心、乐学、乐生活”为理念,打造自然永续的田园社区,为亲子家庭创造成长陪伴空间。农场有专属认耕区,提供包括蔬果采摘、科普教育和萌宠互动等特色农事体验项目,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场域。
❺ 花开半夏民宿
该民宿坐落于稻作区畔,入夜后,蛙鸣声此起彼伏,为自然环境增添几分生机,成为消暑纳凉与摄影创作的优选场所。院内设有开阔的草坪区域,配备专业化户外活动设施,可满足社交联谊、商务洽谈、主题聚会等多元化活动需求,营造出宾至如归的静谧旅居体验。
❶ 吕巷水果公园
该园是集生态示范、生产创收、科普教育、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开放式水果主题公园。作为“中国蟠桃之乡”,吕巷以“皇母”蟠桃闻名,推动果蔬种植。园内拥有蟠桃、葡萄、蓝莓等35种特色水果,实现季季有特色,月月有瓜果,四季瓜果飘香。
❷ 绿田蔬果
该园是集农业采摘、观光、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果园,占地面积210亩。园区以红心火龙果和无刺可食用玫瑰种植为主,为游客提供蔬果采摘、手作体验和亲子研学等特色项目,是区域特色农业研学及亲子活动的优选目的地。
❸ 施泉葡萄园
该园拥有设施葡萄园330亩,主要栽培品种包括“夏黑”“醉金香”“巨峰”等优质品类。合作社严格实施“一品一策”精细化管控体系,已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先后获得上海创新文化优秀品牌、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等殊荣,其葡萄产品在全国性优质葡萄品评活动中屡获金奖,成为行业领军单位。
❹ 岑萌百里园
该园是集餐饮、住宿、商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点,主要承载吕巷水果公园的游客,为他们提供餐饮美食、住宿、文化休闲等配套服务,促进农产品销售及就业,推动当地经济和产业发展。
❺ 闻万泰非遗文化展示馆
该馆位于金山酱菜调味品厂内,面积350平方米,设有酱菜文化展示、制作体验和产品展区三大板块。馆内通过多媒体、实物、图文等,展示百年历史及工艺,并设互动体验区,供游客制作品尝酱菜,传承非遗文化,弘扬工匠精神及农耕文明。
❻ 金山嘴渔村
作为上海现存的最后一个渔村,该村仍保留着传统的海渔文化,在开发乡村旅游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妈祖文化、渔船文化和赶海文化等为核心的海渔文化。游客可在此体验海鲜美食、游渔村老街、参观博物馆及渔具发展史展览,感受海洋文化的魅力。
❶ 漆栖文化馆
作为沪上首家国家级非遗脱胎漆器文化体验馆,该馆坐拥三面环水的自然生态景观与全景视窗系统,构建出集艺术展览、工艺体验、主题民宿于一体的多维立体非遗文化体验场域。游客可在此参观非遗漆器,体验漆珠打磨和金缮修复等手作课程。
❷ 魅客小镇
该小镇生态环境优越,既有别具一格的原创独栋建筑,也有传统的乡村建筑。通过引入轻怡咖啡、围炉煮茶、野食派等业态,有效推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在此,游客可以前往撸猫馆、狗狗游乐场等进行游玩,闲暇时间亦可围炉煮茶,感受当下最流行的休闲方式。
❸ 厚湃尔体育公园
该公园配有11人制天然足球场(FIFA国际足联标准)及8人制的人工足球场,承担亚洲杯、国足和上海上港等相关赛事的官方训练。步入公园,游客可充分了解体育(足球)高标准配置,亦可在球场进行足球友谊赛、飞盘赛、健身锻炼等体育活动,是都市人健身锻炼的好去处。
❹ 野食派
该场所主打露营风,构建城市微营地生态空间。这里提供高品质食材和多元化主题的定制服务,让游客在都市绿洲中体验自然意趣与社交欢愉的交融。
❺ LET'S DOG
该场所于浦江郊野公园内的环水小岛上,拥有2片草地和3片林荫地,四周设有封闭围栏。这里绿荫环抱且空气清新,现开展日间托管、规范化寄养服务、行为训练课程、人宠互动教育、专业化宠物洗护等多元业态,为萌宠提供科学管理与自然天性平衡发展的理想生态场域。
❶ 三家村蔬果合作社(“杨小茄”蔬果采摘节)
三家村蔬果合作社位于宝山杨行镇,每年5-6月在此举办蔬果采摘节。这里不仅有“杨小茄”番茄等时令蔬果,还设有科普教育、蔬果采摘和手作体验等系列农耕体验项目,让游客体验农耕不易,学习农业知识。
❷ 木然亲子农场
这是一家原生态的农场,设有自然教育和亲子研学等综合性课程,让城市孩子感知自然生态、学习实践技能。在农场,游客既可观赏特色园艺景观群落,也可参与果蔬采摘、动物喂养等农事体验项目。此外,农场还会定期举办各类主题亲子活动。
❸ 吹塑纸版画非遗体验
该技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由宝山本地画家引入,迄今已有近40年历史。2001年始办“中国现代绘画杨行年会”,版画艺术在杨行镇生根、发芽、开花。2006年,杨行吹塑纸版画入围并成功入选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杨行镇也成为该项目的传承保护单位。
❹ 酷野卡丁车公园
该公园主体赛道全长约600米,宽9至14米,其中含90米直线段和14个弯角,可适配不同技术水平的车手,并提供初级车型和进阶车型等选择。园内设有卡丁车试驾、模拟器及赛道体验,另配有马术和投喂体验项目,兼顾竞技性与娱乐性,形成多元化的户外运动综合体。
❺ 大黄村生态园
大黄村融合生态环境、体育文化和健康生活,打造健康生态文化圈,形成天然氧吧与生态公园。该公园的绿化覆盖率超60%,园内配备了足球场、羽毛球馆、篮球场、健身广场及彩色步道,形成一个活力动感的“体育公园”。
❶ 青浦区蔡浜村(淀山湖)
该村被淀山湖三面环绕,享有“水中蓬莱”的美誉。村内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上海非遗保护项目阿婆茶的发源地。阿婆茶的习俗源远流长,该村以茶为礼、以茶待客,通过茶交流感情、构建邻里和谐友情的文化道德风尚,共同构成了特有的民俗风情。
❷ 青浦区元荡村(湖湾湿地)
该村坐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一河三湖”(太浦河、淀山湖、元荡、汾湖)重点水域。其横跨沪苏两省市行政辖区,面积12.9平方公里,岸线全长约23公里,形成了“一环、六湾、多点”的生态景观格局。这里不仅实现了水清岸绿的生态蝶变,更是为骑行爱好者提供了一条兼具风景与功能的黄金水岸。
❸ 青浦区岑卜村(水上运动)
该村是融合自然风光、生态文化与乡村旅游元素的江南水乡村落。依托优质水资源和生态优势,该村成为水上运动胜地,被誉为“魔都小亚马逊”。村内配备栈桥、码头等亲水设施,聚集民宿、餐厅、俱乐部等业态,通过“传统文化+集市”模式推动商业融合,促进产业多元发展。
❹ 青浦区东厍村(满山乡遇)
该村域内水系纵横交错,保留着“七横八纵”的古老河网肌理。该村聚焦民俗特色产业,以“一桥一寺一遗址”为文化特色,以“擦亮环境底色、厚植产业根基、共建共治共享”为抓手,探索出了一条“古韵新生,人文东厍”的乡村振兴蝶变之路。
❺ 松江区东夏村(浦江之首)
该村依托黄浦江上游自然环境优势,挖掘“浦江之首”、平移社区等特色资源,通过“农业+文创+旅游”模式,发展科普教育、研学旅行等新业态,打造乡旅融合示范社区,构建文化带动产业、人才赋能振兴的生态闭环。村内还会定期举办传统农耕活动,以丰富乡村生活。
❻ 松江区胡家埭村(荷花文化)
该村以“荷”为媒,围绕“荷香雅韵·埭岸人家”的定位,不断构建以“荷”为特色的全产业链。通过深挖乡村文化内涵,创新探索农村多业态深度融合发展,以“荷花经济”助力农村集体经济壮大、农民持续增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❼ 金山区待泾村(芳香小镇)
该村河道纵横,民居依河而建,具有典型江南水乡特色。该村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通过引入资本激活低效土地,发展乡村旅游,打造“花开海上生态园”形成生态旅游产业。村内保留着多项文化遗产,为待泾村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氛围。
❽ 金山区中华村(廊下郊野公园)
该村自然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新农村建设的典范。村内拥有廊下生态园、中华村农家乐和红色主题馆等,该区域内的乡村旅游已转型升级为集餐饮、民宿、童趣于一体的农旅融合展示区,游客可在此品农家美食、体验江南水乡风情及传统农耕文化。
❾ 金山区金山嘴渔村(海渔文化)
作为上海现存的最后一个渔村,该村仍保留着传统的海渔文化,当海渔文化与星空下的渔歌对唱,让沪派乡村的浪漫在潮汐声中永恒回响。
记者:夏常青 郁若辰 高一帆
版式设计:赵惟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