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人口老龄化、农村空心化等问题, 韩国政府自2009年正式出台一系列返乡支持政策,设立归农归村综合服务中心,开发或运营各项返乡教育课程,为人们提供定制化的信息和服务,并且投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尝试挽救农村空心凋敝的命运。
与中国境况相似,近年来韩国也深受人口老龄化、农村空心化等社会问题的困扰。2020年,韩国65岁以上人口的比率为15.7%,已经进入老龄社会;韩国统计厅预测,5年后这一数字将上升至20.3%。城乡差距导致农村人口自1975年以后就不断流失,农村经济发展一度停摆。
为解决这些问题,韩国政府自2009年正式出台一系列返乡支持政策,设立归农归村综合服务中心,开发或运营各项返乡教育课程,为人们提供定制化的信息和服务,并且投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尝试挽救农村空心凋敝的命运。
在政府的积极努力下,韩国出现了返乡人口不断增加的趋势。韩国统计厅数据显示:2005年韩国归农归村家庭为1000户左右,2015年增至33万户,10年激增330倍。2015年韩国农村人口939.2万人,农村人口不断减少的趋势实现了逆转。到近几年,农村人口持续增长,农村人口比率不再下降。
农村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因素(即人口的迁入、迁出),而非自然增长(以出生率、死亡率衡量)。从农村人口的增长和收缩看,以往只集中在首尔及首都圈的农村人口净增现象,现在逐渐扩散到全国农村。农业基础深厚的庆尚北道成为返乡热点。
归农归村热潮给韩国农村带去新的生机。伴随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20至30岁一代年轻人返乡事例的不断增加,有望为韩国新概念农业的增长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本。
●青年人更看好农业前景
依据《振兴和支持返乡农民和村庄法》第9条,韩国农业、食品和农村事务部自2013年起开展了“归农归村调查”。2020年2月,发布《关于2019年归农归村调查结果的公告》,公布了2014年至2018年五年间4167户归农(2081户)或归村(2086户)家庭的调查结果。
韩国官方对返乡人口有明确的界定:在城市社区居住一年以上之后搬至乡镇地区(邑、面)生活的人口,除去学生、军人、工作地点变动的临时性搬迁居民等。
按照返乡后是否从事农业,又细分成“归农”和“归村”:归农指返乡居民以专职从事或兼营农业为目的,迁移到农村居住生活,且农业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大;归村指返乡居民不以从事农业经营为目的,迁移到农村居住生活,且非农业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大。
调查显示,2019年共有31.8万人从城市迁移到农村。归农归村人口正呈现年轻化趋势。返回村庄的农户中,30岁以内人口占49.7%,30至40岁人口占16.4%,青壮年占比超过60%。
返乡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环境、农业前景、发展潜力和情感放松。值得一提的是,与50-60岁的相比,20至40岁更倾向于选择农业作为职业。20至30岁、40岁分别有46.3%、39.0%的返乡人员表示,由于“农业的远见与发展潜力”,他们决定重返农业。
归农归村是一项需要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据调查,返乡人群在归农归村之前需要经历较长的准备时间,准备期平均需要25.1个月。30岁以内的年轻人学习新技能、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更强,需要的准备时间也更短。
返乡群体的准备事项主要包括3类:搜寻和探索未来的定居区、搜寻和探索居住的住房及耕作的农田、接受返乡教育。调查显示,有59.9%归农农户、21.1%的归村农户在返乡准备期间都完成了返乡教育。
27.3%的归农家庭和41.7%的归村家庭认为获取信息的难度是返乡准备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因此,能够为他们提供定制化信息的返乡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返乡教育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发展多样化的教育内容(28.6%),以满足不同农户的需求;此外提供实地培训(20.3%)的需求也很大,目的在于帮助农户快速熟悉返乡后的生产生活环境。
●非农产业成为重要收入来源
返乡群体中约有15.0%在返乡5年内转向从事或兼营农业。归农者和归村者返乡后的收入水平存在差异。返乡5年后,归农者的平均家庭收入为3895万韩元,恢复到返乡前平均家庭总收入(4400万韩元)的88.5%;归村者的平均家庭收入为4200万韩元,到第四年超出返乡前水平(4038万韩元)。即使回到乡村,非农产业仍然是农户收入的重要来源。
衣食住行、教育医疗、文化生活是返乡群体消费的大头。
食物费(归农:38.6%/归村:51.9%),住房及光热水电费用(20.3%/16.9%),交通和通讯支出(13.7%/6.3%),教育支出(10.9%/12.3%),健康/医疗支出(9.8%/4.7%),文化/休闲生活支出(4.5%/7.0%)。
尽管返乡后家庭平均每月的生活费用大大降低(归农:降低28.7%;归村:降低17.8%),返乡群体还是为消费下乡创造了新的机会。其中,40代返乡群体在所有年龄段中表现出最强的消费力。40岁的归农农户平均每月支出达到243万韩元,40岁的归村农户这一数字是274万韩元。
●韩国促进返乡的政策
韩国农业、食品和农村事务部在推进归农归村行动中扮演着积极的角色。目前韩国建设的农业综合技术服务中心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无法满足需求,13个市县没有农业技术中心;14个市县中,每个机构需要服务超过5000的农户;大多集中在城市地区,缺乏对农户的技能培训和教育。
为解决这一问题,韩国农业部计划对于没有农业技术中心的市县,使用线上平台作为信息咨询窗口,结合城市农业合作社,开设专业知识(如资产管理,税收和金融)。借助已有的农业技术中心,重点改善教育需求集中地区的返乡教育,提供更多元化的培训内容,包括处理社区冲突、进行金融结算等。此外,还为希望返乡的农户提供个性化定制的信息服务,返乡人员仅需提供诸如年龄和家庭信息之类的简单信息,就可以提前选择和确定定居地、住房、产业等方案,缩短返乡准备期。
为鼓励青年群体返乡创业,助力新型农业的发展,韩国政府实行“青年农民农耕安置扶持项目”。选拔并资助1600名40岁以下的年轻人,为其提供耕地定金(不超过3亿韩元)、耕地租赁减免、耕种技术教育等的综合支援。2018年,耕地定居支援事业对返乡群体的支援率达到72.4%,显著减少了20至40岁的农民创业投资失败的情况。
对于年龄在18至40岁的合格青年,在他们返乡务农的头三年里,政府每月会为其发放100万韩元的补贴。
韩国全国设有八个农村居住支持中心,农村新手可以在居住支持中心居住一年左右,为经营自己的农场做准备。中心的承租人只需支付公用设施费,其他费用由国家支付。允许返乡者从事其他行业的短期就业,进行商业登记(不包括住宿和餐饮服务业务),支持使用自家房屋的屋顶安装太阳能。结合各市县的返乡支持中心,与就业中心、居住中心联动,在全国范围内扩大返乡就业的支持服务。
此外,政府还通过促进改善农民和渔民生活质量的“第四项基本计划”来支持返乡者安居乐业。加强医疗和育儿支持,建设现代化的公共医院,扩大公共日托中心的规模,为农村地区建设公共图书馆和小型图书馆,为农村学生提供校车支持,提供教育和文化服务。为返乡人员和年轻企业家提供公共租赁住房,并改造闲置设施为其提供创业空间。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投资约51万亿韩元,用于农村的健康、福利、教育和文化服务提升,并为返乡居民建设定居生活基地。
陈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