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03:蔬菜产业发展·专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1年12月21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地产蔬菜的“生意经”:颜值品质缺一不可

  “三天不见绿,两眼冒火星”。一波冷空气过后,上海不少菜市场主打的“霜打青菜”销售火爆。记者看到,这种本地青菜的“身高”一般不超过20厘米,菜叶包裹紧实,一炒即熟、糯而不烂,尽管售价高于一般青菜,却仍成了市场里的“香饽饽”。从买平价菜到吃安全菜,从注重菜的品质到讲究品相,上海蔬菜产业结构正随着消费需求的升级而不断变化。□本报记者 欧阳蕾昵

  工业化理念贯穿全产业链

  在长宁区美天诸安浜菜市场,每天都有不少市民前来抢购崇明种植基地直送的蔬菜。上海静捷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庭峰告诉记者,产自生态岛的本地菜比其他菜好卖,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品相好。

  在崇明竖新镇,静捷合作社占地1700亩,年产绿叶蔬菜9000余吨,算得上是岛上的种菜“大户”,目前已有20余种蔬菜通过了绿色认证。

  为确保从田头到餐桌的品质,王庭峰聚焦贯通全产业链上,形成“自有基地+采后加工+物流配送+农企对接”的经营模式,大力发展“订单农业”。

  作为盒马鲜生自有品牌“日日鲜”的绿叶菜供应商之一,静捷“产地直供”的优势在于产品新鲜且商品性好。记者了解到,为了让工业化的理念贯穿全产业链,静捷合作社专门建造了5座、总面积20000余平方米的加工配送中心,所有蔬菜均在流水线上进行机械切割,经真空压缩、人工分拣分级后统一使用标准化包装。出了加工配送中心后,43辆带有GPS监控的冷藏车与菜篮子工程专用车,将这些蔬菜配送至上海800多家门店、超市、电商平台,日配送蔬菜达300余吨。“将工业化的作业方式和管理方式引入农业,可实现精准管理、降本增效。”除了盒马鲜生,静捷合作社还与叮咚买菜、永辉超市、大润发、联华超市等线上线下品牌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市场需要什么就种什么

  “做农业要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意识。”上海太来果蔬专业合作社在青浦和嘉定都有生产基地,种植面积达到705亩,日供蔬果13.7吨。然而,这家规模不算小的合作社却只种了三种菜:大叶蓬蒿、广东菜心、青米苋。

  在合作社负责人王印看来,种什么蔬菜品种一定要有所取舍。他以大叶蓬蒿为例,这种菜常温下很容易蔫掉。如果在本地种植,加上全程冷链配送,就能实现5小时从基地到超市。“新鲜的菜看上去水灵灵的,不怕卖不掉。”在太来合作社的包装车间,刚刚采摘的大叶蓬蒿经过称重、简单包装后,迅速装入冷链车送往市区商超卖场。正如王印所料,由于市场上鲜见品相上乘的新鲜大叶蓬蒿,因此太来合作社的产品颇受商超和线上平台青睐,甚至成为部分平台大叶蓬蒿的唯一供应商。

  “种菜和广告投放有相似之处,要按需供应、找准市场。”上海享农果蔬专业合作社在崇明小有名气,日供应量约30吨。合作社负责人倪林娟认为,只有种“市场需要的菜”才不愁卖不掉。传统冬瓜个头较大,既可以炒着吃,也可以用来炖汤。而在享农,一款可以生吃的“水果冬瓜”每天销往盒马鲜生、康品汇、叮咚买菜以及徐汇区农贸市场,日销售量达3000斤。倪林娟向记者介绍说,“水果冬瓜”仅重1.5斤左右,切开后里面几乎都是实心,可以直接生吃,口感和黄瓜相似,味道清甜多汁。在合作社大棚里,“水果冬瓜”生长在吊蔓上,只只均匀笔挺,卖相上乘。”倪林娟告诉记者,基地种植“水果冬瓜”已有7年,不少首次购买的消费者都被它独特的品相吸引,“普通的冬瓜太大,都是切片一块块地卖。‘水果冬瓜’三口之家一天就能吃完,不会浪费又安全干净。”

  智能设施造就“品质蔬菜”

  上海市民嘴巴比较挑剔,偏爱农产品的新、奇、特,也讲究安全和品相。然而,高品质蔬果往往面临种植要求高、产量低的问题,如何满足巨大的市场需求?规模化的智能农业设施是方向。

  位于奉贤海湾镇的华固基地由10个依次排开的单体连栋温室组成,单个温室面积达250亩。基地负责人告诉记者,这里出品的蔬菜无农药、无化肥,待所有温室投产,可年上市绿色鸡毛菜6万吨。

  华固基地的特别不止于规模,更在于种植方式。在育苗区,菜苗使用的土壤是来自欧洲的泥炭土——这种富含营养的有机土壤不仅利于菜苗发育,还在施肥、改善土壤质量上发挥作用。基地里,驱虫用的是辣椒水,预防真菌用的是木醋液,还有一台火焰除草机可对地表2厘米厚的土壤进行1000℃高温消毒,从根本上减少后期生态农药使用量。

  无独有偶,位于崇明的由由中荷农业创新园,半封闭玻璃温室面积有29个足球场那么大。项目一期种植的黄瓜、番茄、彩椒和生菜采用水肥一体化无土栽培技术,在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的加持下,果实大小、外形、口感能达到基本一致。

  “土地资源有限,人力成本高,高品质的产品需要高科技助力。”据悉,由由智慧温室的平均产量比传统露地种植高出至少10倍,农民如同“数控”技术员一样,平均9个工人即可负责1万平方米的生产区。

  记者了解到,未来,类似华固、由由的规模化智慧农业基地,静捷、太来、享农这样的农业生产主体将不断涌现。根据《上海市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5)》,全市将重点建设5万亩绿叶菜核心基地,通过新建和改造相结合,建设2万亩高标准设施菜田,让市民吃到更多好看又好吃的绿色蔬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政策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5版:新主体·解读
   第B06版:新主体·借鉴
   第B07版:浦东
   第B08版:养殖
   第T01版:一版要闻
   第T02版:蔬菜产业发展·专刊
   第T03版:蔬菜产业发展·专刊
   第T04版:蔬菜产业发展·专刊
   第T05版:蔬菜产业发展·专刊
   第T06版:蔬菜产业发展·专刊
   第T07版:蔬菜产业发展·专刊
   第T08版:蔬菜产业发展·专刊
地产蔬菜的“生意经”:颜值品质缺一不可
东方城乡报蔬菜产业发展·专刊T03地产蔬菜的“生意经”:颜值品质缺一不可 2021-12-21 2 2021年12月2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