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粮食产量达近9年
最高水平
据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21年广东省粮食总产量1279.9万吨,比2020年增加12.3万吨,增长1.0%。广东省粮食生产再获丰收,粮食产量达近9年最高水平,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长。从面积看,广东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319.6万亩,比2020年增加12.5万亩,增长0.4%。其中:春粮面积206.9万亩、秋粮面积1824.9万亩,分别比2020年增加2.0万亩和26.4万亩,分别增长1.0%和1.5%;早稻面积1287.8万亩,比2020年减少15.9万亩,减少1.2%。
贵州四级联动保障脱贫
群众基本生活
从贵州省民政部门获悉,贵州民政抢抓大数据发展战略机遇,充分运用“互联网+”,依托全省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搭建了“省统筹、市县督、乡镇核”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率先在全国建立了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帮扶机制,实现了“省、市、县、乡”四级全覆盖,有效保障了全省270.6万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有力巩固拓展了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山东兖州“1+N”模式打造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格局
山东济宁市兖州区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江北第二个吨粮县,全区耕地面积48万亩耕地,连续多年粮食总产稳定在37万吨以上。近年来,紧紧围绕粮食生产,加快发展精准高效多元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之路,充分发挥红色农机装备基础产业支撑优势,逐步建立了政府引导、规范管理、多元发展的“1+N”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模式,“1”是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模式”,实现耕、种、播、收全部机械化、全程一体化;“N”是因地制宜地发展按需配餐的“保姆模式”、规范服务的“合约模式”、多元参与的“综合模式”等N种模式,赋能现代农业的高速发展,助力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联通5G+为龙江数字农业组装智慧引擎
日前,中国联通黑龙江省分公司的“5G水田可视自动控制节水灌溉系统”项目荣获第三届中央企业熠星创新创意大赛三等奖,并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中央企业熠星创新创意大赛优秀成果展”,成为黑龙江首个荣获该奖项的农业数字化项目。该项目成功破解水田种植难题,改变了大水漫灌式的传统管理模式,实现了节水、降本、提效目标,并兼具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该项目负责人黑龙江联通数字化研究院智慧农业创新中心总经理曲少军表示,中国联通积极探索数字农业发展新模式,依托自身基础网络优势和数字化产品创新能力解决三农问题,农业数字化应用处于行业领先地位。